春节,是一个真正重要的节日
(2013-02-07 09:48:00)
标签:
杂谈 |
分类: 老年天地 |
说起来,中国人是特别善于吟咏“乡愁”的民族,历代表现这一主题的诗词歌赋不可胜计。但实际上,在农业文明时代,所谓乡愁不过是少数文人墨客、官宦商贾的特权,绝大多数普通民众离家不可能超过交通工具所及的最大半径。他们被经济条件和政治制度牢牢拴在了家乡的土地上。
而今天的中国完全不一样了。与传统社会相比,今天中国社会的流动性空前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家乡长大、在异地求学、在他乡工作,日常生活工作之地往往远离故乡、远离父母。每年仅仅是外出打工的农民就有2.5亿,仅比美国人口略少一点。如此规模的人口远离故土,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
人口的高度流动性在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的同时,也在客观上弱化了家庭的联系、亲情的纽带。在现代化的奋斗历程里,中国人收获了很多,但同时也付出了很多。看得见的是资源、环境的损耗,看不见的是心灵的焦灼与不安。在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变动不居的现代社会里,能给中国人提供精神慰藉的,是家,也唯有家。尽管高铁和手机缩短了时空距离,但技术永远替代不了哪怕一个轻轻的拥抱——当它来自亲人的怀抱时,就更加无可替代。
而春节的最大意义正在于,它给了中国人暂时抛下一切压力回归故土回到亲人身边的理由。春节是慰藉乡愁的节日。也只有在今天,“乡愁”二字才脱下了它两千多年来诗意的外衣,变成无数中国人的日常心理,结结实实,普普通通,平凡如水,难以摆脱……
节日是破解一个民族特征的密码。一个民族信仰什么、看重什么、期待什么,往往可以通过节日一窥究竟。通过春节这面镜子,映照出一个在现代化道路上急速奔跑但同时又不断回望故乡亲人的身影——那就是中国人。
因此,理解了春节,也就理解了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