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热门的古代治世经典

(2013-02-04 21:00:55)
标签:

曾多次

中华民族

汉武帝

就是

天人感应

杂谈

分类: 知识窗
    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古代的盛世,尤其是汉唐时代,在儒家看来,就是小康社会。汉唐盛世留下了大量的治世经典,对今天我们建成小康社会有借鉴作用。汉代的《春秋繁露》,唐代的《群书治要》、《贞观政要》就是这样的几本经典之作。我相信,研究国家治理,这几本书必将成为热门读本。

  《春秋繁露》  作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倡议者,董仲舒以其雄大的思想魄力改造先秦儒家思想,促使其转变为适合传统王朝的统治思想,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主干。在董仲舒的对策中,他曾多次引用《春秋》中的话来阐述自己的思想,《春秋繁露》系后人辑录董仲舒遗文而成书,书名为辑录者所加,隋唐以后才有此书名出现。大一统论、天人感应、独尊儒术等传统政治思想也都出自这本书。

  《群书治要》  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初年令谏官魏征及虞世南等,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作为一部中华传统文化的浓缩卷,唐太宗以《群书治要》为鉴,以“圣贤”为训,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用于为君、择人、施政、教化,其脉络是显而易见的。故《群书治要》理所当然地成为唐太宗之后,历代君王乃至辅臣和各级官吏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参考书。

  《贞观政要》  本书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与大臣讨论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其形式与西方古代的民主相似。从传统上说,这种形式正是孔子讲的“和而不同”。大臣与君王在一起平等讨论,各抒自己的见解。这里需要的是独立思考与自由发言。然后取其善者,去其粗者,集思广益,形成最佳方案。这样治理国家,就较少失误。此书不长,反映了中国古代盛世创立中君臣的合作模式。中国传统的哲学主流是政治哲学,哲学家要跟政治家结成联盟,结合得好,成就事业,结合不好,两败俱伤。秦始皇焚书坑儒,随后秦朝很快灭亡。汉武帝与董仲舒,唐太宗与魏征,是结合得好的典型。现在从政的公务员可以从此书中吸取经验教训,作为决策的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