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赵本山一个宽容
(2013-02-02 00:41:48)
标签:
容一下
派头
谈到
拍手叫好
文化符号
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赵本山宣布退出春晚小品演出舞台的消息一时间在网络引起热议。有人感到惋惜,有人拍手叫好。或褒或贬都证明赵本山这个文化符号已经深入人心,赵本山已经成为春晚这桌年夜大餐的必备佳肴。
谈到春晚,必提赵本山。近20年,在中国人的春节记忆里,赵本山的小品似乎和吃饺子、放鞭炮一起成为“年味儿”的一部分。赵本山已然成为观众的一种习惯、一种依赖。正是出于这种依赖,观众们对赵本山的期待越来越强烈,评价标准更为严格。
然而,“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随着小品“铁三角”的解体,“白云”的急流勇退,赵本山近年来的表演显得力不从心,于是坊间骂声纷至沓来,“驱逐”的声音、讽刺的言语不绝于耳。但如果我们换位思考,谁能承受住数以亿计观众的期待?压力可想而知。
赵本山的退出,或许能够有力地说明央视春晚对演员的压力有多么巨大,即便是身经百战的“小品王”也不敢轻举妄动。
赵本山本人早已明白急流勇退的道理,他也知道“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必然规律。近年来,他渐渐减少自己的戏份,带着得意门生出现在春晚舞台上。小沈阳、丫蛋、“刘能”轮番登场,却是昙花一现,即便是红极一时的小沈阳,最近的作品也是寥寥无几、缺乏新意。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经21年打造而成的“小品王”的接力棒并不是那么轻易就可以接的。赵本山的成功绝不是偶然,即便有人说他已不是从前那个淳朴、憨厚的“赵大叔”了,坐拥的亿万资产让他多了一份商人的派头。扪心自问,这些转变中有多少是来自观众的“捧杀”呢?
赵本山的退出成为蛇年春晚的一丝遗憾,但“草根明星”郭德纲的加盟又为蛇年春晚带来一股清风。在这个娱乐多元化的时代,有人猜测郭德纲是否可以接过赵本山的大旗,能让观众执著地守候在电视机旁,而谜底只有在那个万众瞩目的夜晚方能揭晓。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