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魅力马鞍山

(2013-01-22 08:41:06)
标签:

言善信

多年

终点

我国

成就

分类: 东西南北

    马鞍山市位于安徽东部,长江下游南岸,面积1684平方公里,人口118万。它是一座具有江南山水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站在马鞍山市采石矶上的蛾眉亭里,凭栏远眺,一望无际的长江,滔滔东流。

  李白一千多年前也曾独立于此。那时的李白会有怎样的怀想与遐思?他是在慨叹这里的风景?还是在回味个人的家国命运?又是什么样的机缘将他的晚年留给了这里?于是,便有了这美丽的传说,李白跳江捉月。由此,这里就成了李白人生的终点,成了李白的终老之地。

   马鞍山的名字来自一个凄美的传说。相传楚汉战争时,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败退至和县乌江,请渔人将心爱的坐骑乌骓马渡至对岸,后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亡。乌骓马思念主人,长嘶不已,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一山,马鞍山由此而得名。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表达了对这一段可歌可泣的史事的无限感慨。

    马鞍山位于沙田镇的东部,这座石山有一头较大,另一头稍小,两峰并立,中间成“凹”状,大的一头石壁上有个大石洞。山高300多米,长500多米,宽450米左右。它犹如一匹停蹄的雄伟骏马,屹立在田野间。

    最早有马鞍山名字记载的是明代《太平府志·舆地志》:马鞍山在府城西北慈湖港口。旧有神祠,赤乌二年所建。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这里设太平州,元时改太平州为太平路。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率起义军攻占当涂,改太平路为太平府。明清时,这里仍叫做太平府。

  马鞍山建市于1956年10月。位于安徽省最东部,现辖当涂、和县、含山。横跨长江,接壤南京,毗邻长三角。是一座拥抱长江、山水相间、生态宜居的城市。

  马鞍山历史悠久,文脉相续。境内和县猿人遗址距今约三四十万年,是我国最早的猿人遗址之一。凌家滩古文化遗址和烟墩山遗址距今5300多年,含山凌家滩古文化遗址将中国城市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被国内考古界称为“中华远古文明的曙光”。

  据史料记载:马鞍山是六朝畿辅、京都要地,历史上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早在东晋南北朝时期,许多名公巨卿、贤达雅士就流连驻足马鞍山,留下了南朝宋武帝刘裕所建的黄山塔、孝武帝刘骏的避暑离宫“凌歊台”、梁代昭明太子的读书台等六朝古迹和文化遗存。历代文人墨客钟情这里的山水,周兴嗣的《千字文》、李白的《望天门山》、刘禹锡的《陋室铭》、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李之仪的《卜算子》等传世佳作都诞生于马鞍山。因此,后人又把马鞍山称作诗城。

  马鞍山风光秀丽,“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这是一句简短而美丽的表白,更是许多人对诗城马鞍山的形象浓缩。

  翠螺山是马鞍山境内9座名山之一,屹立长江之畔,与悠悠江水缠绵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山与水,一阳一阴,一刚一柔,演绎出刚柔并济的美感与气势。

  小巧玲珑的马鞍山,是一个日新月异、成长壮大的钢铁之城、绿色诗城、文明之城,也是一座充满诗意的魅力之城。魅力就在于她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的宜居之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