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马鞍山
(2013-01-22 08:41:06)
标签:
言善信多年终点我国成就 |
分类: 东西南北 |
李白一千多年前也曾独立于此。那时的李白会有怎样的怀想与遐思?他是在慨叹这里的风景?还是在回味个人的家国命运?又是什么样的机缘将他的晚年留给了这里?于是,便有了这美丽的传说,李白跳江捉月。由此,这里就成了李白人生的终点,成了李白的终老之地。
马鞍山建市于1956年10月。位于安徽省最东部,现辖当涂、和县、含山。横跨长江,接壤南京,毗邻长三角。是一座拥抱长江、山水相间、生态宜居的城市。
马鞍山历史悠久,文脉相续。境内和县猿人遗址距今约三四十万年,是我国最早的猿人遗址之一。凌家滩古文化遗址和烟墩山遗址距今5300多年,含山凌家滩古文化遗址将中国城市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被国内考古界称为“中华远古文明的曙光”。
据史料记载:马鞍山是六朝畿辅、京都要地,历史上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早在东晋南北朝时期,许多名公巨卿、贤达雅士就流连驻足马鞍山,留下了南朝宋武帝刘裕所建的黄山塔、孝武帝刘骏的避暑离宫“凌歊台”、梁代昭明太子的读书台等六朝古迹和文化遗存。历代文人墨客钟情这里的山水,周兴嗣的《千字文》、李白的《望天门山》、刘禹锡的《陋室铭》、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李之仪的《卜算子》等传世佳作都诞生于马鞍山。因此,后人又把马鞍山称作诗城。
马鞍山风光秀丽,“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这是一句简短而美丽的表白,更是许多人对诗城马鞍山的形象浓缩。
翠螺山是马鞍山境内9座名山之一,屹立长江之畔,与悠悠江水缠绵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山与水,一阳一阴,一刚一柔,演绎出刚柔并济的美感与气势。
小巧玲珑的马鞍山,是一个日新月异、成长壮大的钢铁之城、绿色诗城、文明之城,也是一座充满诗意的魅力之城。魅力就在于她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的宜居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