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好生”是孔夫子的发明

(2013-01-20 21:13:03)
标签:

三好生

道德伦理

意义

提法

达德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孔夫子有两段话。一段是:“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说的不就是“三好”吗?——我理解:“智”即“学习好”,“仁”即“品行好”,而“勇”自然有着“身体好”的因素;只是它同时包含着勇猛精进、一往无前的意蕴,又非一般意义上的“身体好”可以比附。

    孔子不是心血来潮,拈出“知、仁、勇”随便说说。他在另外的场合还进一步发挥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而《礼记·中庸》又据此总结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与“天下之达道”(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相配伍,构成儒家的道德伦理主脉。

    如此看来,“三好”提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也可视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后生晚辈的殷殷期待,并非今人的发明独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