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体诗欣赏: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2013-01-17 10:42:01)
标签:

杂谈

旧体诗

新世界

理于情

喻人

分类: 诗词天地

   

 
                                    新雷 ①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②, 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③, 只待新雷第一声。


    注释
    ①这首诗作于道光四年(1824)春初,写春将到的喜悦。诗人以自然喻人事,在对新雷的期待和春天的欢呼中,透露出作者渴望社会新变的心情。小诗短短四句,寓理于情,清丽可喜,耐人寻味。
    ②“造物”句:《论语·阳货》:“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诗本此。造物,指天。
    ③著:同“着”,助词。

    诗人赞美大自然虽然默默无言,但却有情,寒尽而带来春天,悄悄地安排好万紫千红的百花含苞待放。在这寂静之中,正蕴蓄着巨大的爆发力量,就等那一声震撼人心的春雷。春雷炸响,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将是一个春花盛开的新的世界!流露出诗人迎接新世界来临的喜悦心情。

   

    张维屏 (1780—1859) 清广东番禹人,字子树,一字南山,号松心子。道光进士。他从小接受家庭教育,自幼能诗,道光二年(1822),得中进士,旋到湖北先后任黄梅、长阳县知县,后升任江西袁州府同知、吉安府通判,又擢升为南康府知府。道光十六年,他对当时的苛政和统治阶层的不满,愤而辞官归里,在广州的花地,租了幢房子居住,名“东园”,从此息影林下,以诗酒自乐,他与当时著名诗人香山黄培芳、阳春谭敬昭合称岭南三子,他与谭敬昭、段佩兰、黄培芳等人在白云山上筑南雅诗堂一座。并与林则徐、魏源、黄爵滋等交游。他工诗文,精书法。鸦片战争期间,愤英军淫掠,支持广州人民抗英,赋《三元里》长诗,歌颂抗英志士,斥责奕山、余保纯媚敌、乞和行径。又作《三将军歌》,颂扬陈连升、葛云飞、陈化成壮烈殉国的事迹。著有《松心草堂集》,另辑有《国朝诗人征略》。于咸丰九年病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学会会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