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2013-01-04 10:36:33)
标签:

之路

产值

大国

看中国

足以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机遇,这个我们熟知的词,在辞旧迎新之际再引热议。新的十年,我们怎么看中国机遇的变化之势?如何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但发展仍然具备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同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仍然具备至少三个优势。

    首先,有自身的“规模禀赋”。广袤的陆地面积、海洋领土,近两倍于全欧洲总人数的13亿多人口规模,中国具有无与伦比的“抗危机”能力。

    其次,中国的历史厚度、近代现代化的坎坷以及经验、物质积累,给下一步的现代化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最重要的,中国社会当前所包含的现代性因素足以确保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可逆转。

    第三,政治上,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第一次拥有了有能力维护国内基本统一与团结共识的现代政府,十八大则标志着这一政府政治权力转移的制度化确立,其合法性进一步完善;经济上和科技领域,都有了高速发展。

  与此同时,我国至少还有以下四个新的机遇可供把握。

  一是城镇化带来经济效率的提高。2011年,中国的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城市是现代性的汇集之地,一亩地在城市的产值远高出农村,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内需市场会扩大,生产效率会提高。

  二是信息化带来社会沟通的强化。我国现拥有5亿多的网民和3亿多的微博用户,从社会发展的战略眼光看,这是中国公民精神兴起和繁荣的基础,无论是民众的生活诉求还是政府的执政反馈渠道,都将进一步通畅。

  三是内外部需求增多带动消费与投资的繁荣。从2009年开始,我国出口全球第一,今年有望贸易总额第一,并可能三年内进口总额第一。在全球生产力过剩的今天,谁有购买力谁就是老大,这意味着中国将拥有比现在优越的国际经贸谈判地位,而我国迅速增加的对外投资则会强化这一地位。

  四是外部环境的紧张带动中国外交思路的调整。近年来我国周边持续吃紧,但频繁的危机个案正好给予了中国外交进行“事件驱动”型改革的最佳动力。我们在每次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都能有机会更加完善自己。

  中国是世界历史上少数只可能“自己打败自己”的大国。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搞好国内仍然是根本。只要充分利用好国内发展中城镇化、网络化及其背后的中产阶级化和教育普及化等几大趋势,就会使中国各方面更上一层,更将使内部政治社会体制运转进一步顺畅,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