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梅老翁
竹梅老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826
  • 关注人气:2,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字之师

(2013-01-03 12:15:05)
标签:

杂谈

郭就试

郑谷

第一场

如何说

分类: 旧事窗

  唐代末年,有一位叫齐己的诗人写了一首早梅诗,原句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他拿此诗去找著名诗人郑谷品评。郑谷称赞说写得不错。但他又对齐己说,如果再改一个字就更生动了。齐己十分高兴地请郑谷修改。于是,郑谷把“数枝”改为“一枝”。这一改,“一”字就不是单纯的数词,而是用来形容动词“开”字了,它生动地描绘出了梅花初开乍放的意境,成了整句的“诗眼”。齐己读后,欣喜不尽,急忙叩地下拜,称郑谷为“一字师”。

  1942年夏,郭沫若的新编历史剧《屈原》在山城重庆上演了。为了检查演出效果,郭沫若也坐在台下观戏。当他看到第五幕第一场屈原的侍女婵娟痛斥宋玉所说的:“宋玉,我特别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总觉得骂得不够力度,于是他就到后台找扮演婵娟的张瑞芳进行商讨。张虽有同样的感觉,但不知如何说才好。后来,郭沫若在“没有骨气的”后面加了“无耻的”三个字,但还觉得分量不够。这时,化装师张逸生凑过来说:把“你是”改成“你这”不就够味了吗!于是,郭就试念起来:“你这没有骨气的无耻的文人!”“好!改得好!”他高兴地说,“你真是我的一字师呀!”为此,郭沫若还特意写了一篇《一字之师》的文章,倾吐他对这位一字师的赞赏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