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官要无愧于人民给的“俸钱”

(2012-12-24 09:38:15)
标签:

给你

私欲

父母官

领导干部

尽职尽责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韦应物是唐朝著名诗人,唐玄宗时曾先后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的刺史。他为官清正,关怀民间疾苦。在苏州任上的时候,有一年大旱,出现了饥荒,百姓纷纷往外乡逃亡。作为地方父母官的韦刺史十分焦急,抓紧抚恤灾民。但流亡者仍不绝于途,这使他昼夜不安。他在一首寄赠友人李元锡的诗里,抒发了他沉重的心情:“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诗里说,他虽然疾病缠身,却依然思念着荒芜的田野和饥民,一个人睡在床上愁肠百结,叹息“邑有流亡愧俸钱”。这里说的“邑”就是苏州,意思是在他管辖下的苏州乡民在四处逃亡,他拿着国家的俸钱,虽然已作了很大努力,却未能为百姓完全免除痛苦,为此深感愧疚。

  一个封建社会的地方官员,能如此自觉地把朝廷给他的报酬,与自己的政绩联系起来自省,责备自己拿着丰厚的俸钱,却未能尽职完成自己的使命。这种不推诿责任,严格要求自己的品格,在那个社会的官场里,是难能可贵的。

  无疑,“邑有流亡愧俸钱”的精神,也值得今人学习。当然,今日我国的各级领导干部,不能与封建时代的官吏相提并论,他们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或曰人民公仆,他们的唯一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这是无条件的,决不能以工资的多寡,作为要求自己工作的尺码。但是,是不是也应当时时这样扪心自问:人民供养了我们,而我们有没有尽职尽责地做好人民托付给我们的本职工作呢?经常作这样的自省,很有必要。

  我们很多领导干部,都是辛辛苦苦地工作着的,不辞劳累,一心扑在工作上。哪里有问题就出现在哪里,不避艰险,把减轻百姓疾苦放在第一位。但毋庸讳言,也有少数人只热衷于官场上的应酬与逢迎,一掷千金万金,对群众的困苦漠不关心,也全然不放在心上。更有人私欲膨胀,贪污受贿。

  我们的领导干部,不妨问问自己,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否达到了国家与人民的要求?是有愧于还是无愧于人民给你的“俸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