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平天国的禁酒令

(2012-12-23 23:57:59)
标签:

才会

效果

宗教

版本

真如

杂谈

分类: 历史

 

  洪秀全深居简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喜欢外人知道自己的生活习惯。这一方面是为了安全,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强化自己的偶像属性——堂堂天父次子、耶稣胞弟,倘若给满朝文武、全城军民知道自己喜欢啃鸡腿什么的,那可真有些毁形象。不过他最不喜欢的个人嗜好倒是早就被许多人知道得一清二楚:天王陛下不喜欢酒。

  在还不是天王,而只是个穿着破草鞋、背着破包袱到处苦巴巴求人信仰基督教的“怪人”时,洪秀全就到处宣扬禁酒。保留至今最早期的洪秀全传教作品《原道救世歌》中就说“即如好酒亦非正,成家宜戒败家汤;请观桀纣君天下,铁统江山为酒亡”。简单说,就是喝酒能坏事败家,乃至亡国灭种。他和冯云山在紫荆山区传教时,修订了拜上帝的礼节,其中之一就是:凡婚丧嫁娶、逢年过节敬拜上帝,要供奉清茶三盏,这显然是借鉴了中国人敬神、祭祖的仪式,却把原本用的酒改成了茶。

  正式建国后,禁酒就成了太平天国的一项国策,而且贯彻始终。保存至今、签发于甲寅四年(1854年)五月的一份禁酒令开宗明义,指出禁酒系“我主天王仰体天心,特降诏旨,谕令朝内军中人等一律不准饮酒”。根据禁酒令中的规定,自颁发之日起,太平天国朝内军中人等“毋得涓滴沾唇”(酒精测试零容忍)。如果违反禁令,饮酒者要“遵旨斩首示众”。知情不举者也要“一体治罪”,检举揭发者则会获封当时最高荣誉职衔“恩赏丞相”。这份禁酒令虽系东王杨秀清颁发,但杨秀清并不讨厌酒。这从他对饮酒处罚较轻,以及广西当地口碑说他本人不饮酒,但在当烧炭工时喜欢买酒招待江湖朋友等例即可印证。

  后来,禁酒令愈演愈烈。据余一鳌《见闻录》中所载,颁布于1860年的洪秀全“禁制诏”,罗列了25项太平天国严禁接触的“禁制”。这25项分为“死妖”“生妖”。其中“死妖”6项,都是用各种材料制作的佛像、神像。“生妖”19项被分写在4句7言韵文里。这4句韵文的第一句就是“邪教、粉色、烟、酒、戏”。也就是说,酒在洪秀全心目中是仅次于“邪教”、嫖娼、吸毒的第四大“生妖”。要知道“妖”这个词在太平天国概念中非同小可。理论界的最大敌人是“四方头红眼睛”的“阎罗妖”。而清朝、清帝、清都、清兵则分别叫“妖朝”“妖头”“妖穴”“妖兵”。将酒打入“妖名单”,实际上意味着洪秀全已把饮酒的“错误性质”从“社会风气问题”上纲上线到“敌我矛盾”的“大是大非问题”了。

  既然酒的罪过升级,对酒的打击力度也要加大。原本太平天国官书中还是有一点酒的影子的,比如最早由官方出版的一本书《天条书》,提到敬拜上帝时要用“牲醴茶饭”,“醴”就是米酒村酿之类。1853年开始陆续出版的《旧遗诏全书》《新遗诏全书》(就是《旧约》《新约》的汉译本),其中有不少和酒相关的记载也予以保留。但到了厉行禁酒的后期,这些痕迹纷纷被铲除。如《天条书》里多次提到的“牲醴茶饭”,后期(1861或1862年)版本被改为“牲馔茶饭”。新版的《钦定旧遗诏全书》和《钦定前遗诏全书》(被大刀阔斧修改、塞进许多洪秀全“私活”的《旧约》和《新约》)里,也毫不客气地给“禁了酒”。原文中的酒不是改成茶、饭,就是索性连前后文都不翼而飞。

  不少人都曾提到洪秀全讨厌酒。他的儿子洪天贵福在供词里说,洪秀全“并不准众人吃酒”。干王洪仁玕的朋友、英国翻译官富礼赐曾作为英国官方代表在天京城居住过较长时间,并和太平天国上层有过许多交往。他在《天京游记》里多次提到“天王的荒唐禁令”(禁酒令)。

  耐人寻味的是,从理论上和字面上,太平天国后期禁酒远比前期严格,但实际效果却是相反的。前期尽管杨秀清本人对禁酒令不以为然,对“饮酒者斩首不留”的禁令也在执行时偷换为“饮酒误事者严惩不贷”,但太平天国禁酒的效果是显著的。和其官方、军方有过接触的人不论对太平天国持何观感,大多很快能得出“长毛禁酒”的结论。后期禁酒令三令五申,条款更细致、处罚更严厉,但禁酒效果却非常不好。不但外地驻军饮酒者比比皆是,按照一些时人记载,甚至敬拜上帝的宗教活动“谢天福”也变成了有酒有肉的大吃大喝。天京城里的高官显贵也对禁酒令阳奉阴违,富礼赐在《天京游记》里提到太平天国王爵们会餐时喝烧酒和洋酒,其中指名道姓的有干王洪仁玕、扬王李明成等。后者为忠王李秀成的胞弟,不但和外国人共饮,接受馈赠的洋酒,还意犹未尽地写信请求再买一瓶。这些高官显贵不仅从洋人那里弄来洋酒、葡萄酒,天京城里也出现了地下酿坊,酿制被私下称为“天酒”的土烧酒。

  究其原因,首先因为洪秀全能力远不如杨秀清。后者虽对禁酒令并不热心,但行政手段高明,组织能力强,将禁酒令贯彻到他自认为合适的程度绰绰有余。前者则眼高手低,又从不出宫门,别人只消不在他眼皮底下喝酒便万事大吉。这禁酒令自然也就威力有限,连他儿子洪天贵福都自称“常喝酒”。果真如此,洪秀全的禁酒令,怕是只禁了他自己一个人。

  此外,洪秀全的禁酒也并非“一刀切”。比如干王洪仁玕,在禁酒令发布后立即表示“没有酒就吃不下饭”,要求破戒,便“立即得到了恩准”。洪仁玕是他的族弟和当时的总理大臣,是洪秀全的亲信。堂皇禁令碰上亲信立即网开一面,别人自然不会把它当回事。

  说到这里有人恐怕要问“洪秀全为什么如此讨厌酒”?

  有人认为是宗教原因,但不论新约、旧约都有许多和酒有关的内容。基督教虽然反对酗酒,但并不禁止寻常饮酒行为。当然,某些基督教派对酒持更苛刻态度。曾当过洪秀全宗教老师的罗孝全所属的“美国南部浸会”就主张尽可能禁酒。罗孝全本人也对酒深恶痛绝,这些都可能会影响到洪秀全。

  其实早年洪秀全也喝过酒,本人是酒鬼的洪仁玕在供词中说:洪秀全被“上帝感召”后就“戒尽烟花酒僻等事”。由此可见,在这之前他不仅喝过酒,而且嫖过娼。

  善于跳大神的西王萧朝贵之所以憎恶读书人,是因为自己文墨不通。由此或许可推论,洪秀全本人的酒量大约非常不好,甚至可能喝出过什么事来,因此才会对“杯中之物”如此绝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