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警惕眼部并发症
(2012-12-10 15:28:43)
标签:
发病率
盲人
病理
视网膜病变
常见
|
分类:
保健养生
|
|
|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人们观察外界事物的重要器官,任何眼部的病变都会影响视力。糖尿病与眼病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糖尿病发病的逐年增加,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也逐年增多,有相当一部分糖尿病人是发生了视力下降就诊于眼科,经眼科医师建议查血糖才发现是患了糖尿病。据专家统计,我国的盲人中有四分之一是由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人容易引起哪些眼部并发症呢?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人最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它是由于糖代谢紊乱,毛细血管的改变,以及血流淤滞,引起视网膜环障碍,视网膜缺血、缺氧而发生视网膜病变,其发生失明和视力减退的机会比非糖尿病人高25倍。有人统计,患糖尿病10年,血糖控制不良者有50%以上可出现视网膜病变。根据病变进展情况,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临床上可分为六期,早期多无症状,随着病变进展,可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当发展到晚期可并发视网膜脱离及发生失明。
糖尿病性白内障,也是糖尿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它是由于糖代谢紊乱,血糖增高,导致眼内晶状体混浊而致。研究发现,血糖增高使晶状体内的葡萄糖含量增加,葡萄糖被转化为山梨醇,山梨醇在晶体内堆积,会使渗透压增加,晶体吸收水分,形成纤维肿胀和变性,最后晶状体产生混浊。这种病理改变早期是可逆的,如果血糖得到严格控制,可抑制晶状体混浊的发展或使其消失;如血糖控制不好,可使晶状体混浊增加,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暂时性屈光不正,是糖尿病人的又一并发症。它是由于血糖增高影响到眼内晶状体和玻璃体内的渗透压,使晶状体肿胀,凹凸发生变化而致屈光不正,发生视物不清的现象。当血糖得到控制,屈光不正可以缓解,视力得到恢复。这种短期内屈光度迅速变化的现象,是糖尿病引起晶状体屈光度改变的特征。
其他∶有反复发作的睑缘炎、麦粒肿、结膜小血管破裂引起结膜下出血、虹膜睫状体炎、继发性青光眼、眼外肌麻痹、复视、视神经炎、眼底出血等。
根据临床观察,糖尿病人病程在三年以上,血糖控制不良者,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眼部并发症。其中以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病最多,发病率约50%-60%;其次是眼底出血、缺血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病率约45%-50%。且病程越长,发病率越高。这些并发症如能及早发现,可以得到及时治疗和进行控制。如果发现较晚,有可能会导致不可挽回的视力丧失。
因此,糖尿病人除积极治疗糖尿病,控制好血糖,最好每隔半年至一年请眼科医生检查一次眼,尤其要查眼底,以使由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能得到及时的防治。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