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龙江森工转型创新发展

(2012-11-20 22:20:41)
标签:

责任

年收入

林于

战略储备

社会

分类: 东西南北
http://paper.ce.cn/jjrb/res/1/1/2012-11/20/12/res04_attpic_brief.jpg
                                      图为小兴安岭林海。

俯瞰黑龙江壮美河山,苍莽林海逶迤千里,无数林场星罗棋布掩映苍山翠峦间。

黑龙江森工林区纵贯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总经营面积1009万公顷,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4,其中有林地面积761万公顷,占全国国有林区29.3%;活立木总蓄积6.3亿立方米,占全国国有林区27.7%,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和森林工业集团。40多年来,累计生产木材4.8亿立方米。累计上缴国家和地方利税总额108亿元。向地方营林事业提供育林基金11亿元。龙江森工林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的重要绿色屏障,有着极为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

国有林区历史包袱沉重,如何转型?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明确指出,一要改善生态,二要改善民生,这是林业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任务和职责。黑龙江森工总局党委书记高金芳则用一句话来憧憬林区转型发展的蓝图:“让黑龙江大地山青、水绿,天蓝、土黑!”

为此,黑龙江森工加速由木材生产为中心向生态建设为中心转型。截至2011年,累计少采木材3474.2万立方米,减少资源消耗5747.8万立方米。完成人工造林10.84万公顷,封山育林42.9万公顷,森林抚育51.5万公顷,25个林业局实现人工更新造林超百万亩。森林总蓄积量由6.38亿立方米增加到7.9亿立方米,增加23.8%;森林覆盖率达到84.3%,提高9.8个百分点,实现了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和森林覆盖率三增长。实施生态移民战略,主动撤并99个林场(所),生态移民1.63万户共4.4万人。加大珍贵树种保护力度,对黄菠萝、红松、紫杉、核桃楸、水曲柳等珍稀树种实行停伐或限伐。

实施“以农养林”、发展林下经济,是近年来黑龙江森工系统转型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近年来,黑龙江林区启动“天保二期工程”和“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等规划,木材生产量要从最高时的1260万立方米调减到89.4万立方米。应对挑战,黑龙江森工推进林粮、林蔬、林畜、林禽、林蜂、林蛙、林渔、林菌、林果、林药十大发展模式,推动林区经济转型创新大发展。

目前,森工已形成粮食、蔬菜、畜牧、养禽、渔业、林果、北药、食用菌、林蛙养殖、养蜂等十大基地,7大类、15个品种的森林食品被人民大会堂选用。按照森工发展的战略规划,到2015年,森工林区林下经济产值将达到270亿元。

黑龙江森工林区风景怡人、森林旅游资源丰富。目前,拥有亚布力、中国雪乡、凤凰山、大沾河、珍宝岛等32处森林生态旅游风景区。旅游收入已成为各林业局主要收入之一。

流水淙淙,远山如黛。眺望亚布力的山峦,滑雪胜地美景尽收眼底。与山光水色媲美的,是一排排欧式旅游休闲度假别墅。发展旅游产业,使亚布力明天充满新希望。

中国雪乡曾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沟,前身为双峰林场,10年前年产木材1.5万立方米,产值300万元。为发展森林旅游,双峰林场停止了木材采伐,旅游收入从不到5万元增至5000万元。山沟里137户人家的户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

全省森工林区风景怡人、森林旅游资源丰富。目前,拥有亚布力、中国雪乡、凤凰山、大沾河、珍宝岛等32处森林生态旅游风景区。2011年森林旅游共接待游客520万人次,创造产值25亿元。全省森林旅游重点打造了四大旅游集合区,建成了24处国家森林公园、2处国家地质公园,29处省级森林公园、40多处森林生态旅游精品景区景点、15条黄金漂流旅游线和10大滑雪场。山河屯凤凰山、大海林中国雪乡、亚布力滑雪场、镜泊湖鹿苑岛、伊春林都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旅游收入已成为各林业局主要收入之一。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共有627个林场(所)。一些小林场(所)位置偏远分散、规模小、条件差、管理难、浪费严重,如果按每户年烧木柴8立方米计算,最小的林场百户人家每年烧掉木材800立方米,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严重。

2010年5月,黑龙江森工《整合撤并林场(所)实施意见》全面启动。两年来,全林区共完成99个林场(所)的撤并任务,生态移民1.63万户、4.4万人,撤并林场(所)占规划总数的52.6%。

到“十二五”末,森工林区将全部完成188个林场(所)的撤并工作,12万人将全部走出大山,还林于生态。

生态移民使黑龙江森工这几年累计生产木材3474.2万立方米,减少资源消耗5747.8万立方米。人工更新造林保存面积340万公顷,25个林业局实现人工更新造林超百万亩。

以转型促调整、以转型促和谐、以转型增效益、以转型惠民生,以转型推动森工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把森工建设成生态环境更加优良、产业实力更加雄厚、城镇特色更加突出、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的大美新林区。

黑龙江森工转型创新发展,到了一个重要历史节点。

对此,黑龙江省森工总局结合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建设“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的战略部署,提出实施“四八四三”发展战略和七大定位目标——着力构建四大体系:完备的生态体系、发达的产业体系、繁荣的文化体系、完善的社会体系;重点发展八大产业:营林业、木材生产业、林产工业、种植养殖业、森林食品业、北药业、森林生态旅游业、清洁能源业;加速实现四个转变: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由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变,由国有经济为主向多元经济格局转变;实现“三步走”目标——第一步为转型与跨越阶段(到2015年),第二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2016年到2020年),第三步为更加富裕与文明阶段(2021年到2030年)。全力打造国家重要的森林生态屏障、国家重要的木材战略储备基地、重要的林产工业基地、重要的森林食品基地、知名的森林生态旅游胜地、优美宜居的森林生态城镇、更加文明和谐的新林区七大定位目标。

森工转型创新发展,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宏图大业,必将对全省未来经济发展大格局的形成、对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产生重大影响。比之产业转型、管理转型、文化转型等,更重要的是机制转型,真正建立起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运营机制,同时放眼世界,在行业外、国内外、体制外调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资源,特别是构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科技型新森工,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森工自我超越的新课题。

“黑龙江森工转型创新发展,是历史和人民群众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森工转型创新发展对推动全省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责任重大。”黑龙江森工总局党委书记高金芳表示,“我们要以转型促调整、以转型促和谐、以转型增效益、以转型惠民生,以转型推动森工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把森工建设成生态环境更加优良、产业实力更加雄厚、城镇特色更加突出、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的大美新林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