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谈我国的社会管理

(2012-10-29 11:03:42)
标签:

俄罗斯

社会管理

改善民生

缩小城乡差距

十六届四中全会

杂谈

分类: 东西南北
   天下和,民心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13亿多人口,社会变革广泛深刻,新老问题相互交错,多种矛盾纠纷叠加……我国社会管理任务之重、挑战之大、难度之高,世所罕见。

  “流动的中国”,意味着什么?流动人口高达2亿多,这大体相当于2个俄罗斯的人口、3个德国的人口、4个法国的人口。如此庞大的流动人口给社会注入蓬勃活力,也给社会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让漂在城市的流动人口有安全感和归宿感,如何让他们受到尊重、享受公平、融入城市?

  社会管理是对全社会的管理,也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社会管理,关键在创新。随着各地普遍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升为党委和政府工程,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和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明显强化,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空前高涨,多元治理的生动局面在神州大地初步呈现。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社会管理之基、和谐稳定之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来思考和谋划,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就管理抓管理。“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色。

  这样的报告温暖人心:10年,就业新增人口过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8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这样的措施让人期待:调整利益分配格局,缩小城乡差距,填平社会鸿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坚持民生优先,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回应老百姓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从源头上改进社会管理。这是社会管理的演进逻辑,也是时代发展的动人图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