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等于成熟
(2012-10-26 23:47:20)
标签:
完善程度必然性取得偶然因素思想水平杂谈 |
分类: 思想理论 |
在日常生活中,成功与成熟都有着丰富的内涵。一般来说,成功指的是达到既定的目标、获得预期的结果,成熟则指的是事物进入到完备阶段、发展到完善程度。在一些语境中,这两个词的关联性并不强。比如,一次活动的顺利完成称为成功,植物的果实完全长成称为成熟,这里的成功和成熟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但对于科学研究、个人成长、工作开展等来说,成功与成熟之间的内在联系却值得深入探究。在这些方面,成熟必须以取得成功为前提,没有获得成功经验,就无所谓成熟;但一次两次的成功并不一定意味着成熟,只有重复多次取得成功,才能逐步发展到完善程度、进入到成熟状态。也就是说,在很多情况下,成功并不等于成熟。
成功与成熟的这种关系,从哲学的层面来分析,可以认识得更全面和深刻。某个活动或事件取得成功,既有可能是必然的,也有可能是偶然的。当我们掌握和运用了活动开展或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此时成功就是由必然因素推动的结果,具有必然性;但有时成功也可能是活动或事物自身随机发展的结果,我们对其中的规律并没有深刻把握,此时成功就是由偶然因素推动的结果,具有偶然性。偶然的成功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并不稳定,也很难持续。对一项技术、一种工作而言,这种状态显然是不完善、不成熟的。只有通过反复探索、多次试验,找到偶然现象背后隐藏的必然性,深刻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使技术、工作等不断取得成功、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懂得了成功不等于成熟的道理,对于我们个人成长、开展工作等都大有裨益。
获得成功、走向成熟,是人们的共同追求,也是个人成长进步的强大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获得成功相对容易,走向成熟却比较困难。在现实中,许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由于承担的任务相对简单,常常容易干出一些“漂亮活”,取得一些小“成就”,获得初步的成功;但随着所处位置的变化提升,承担任务的日益复杂艰巨,做好工作的难度不断加大,就容易出现纰漏、失误乃至失败。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新知识、新观念、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竞争程度明显提高,一个人要获得成功、走向成熟更为不易。因循守旧、故步自封,靠“吃老本”不行;贪图安逸、投机取巧,靠耍小聪明也不行。只有与时俱进、不畏艰难,在勤于学习中提高能力素质,在勇于探索中提高工作本领,在善于总结中提高思想水平,才能真正取得事业的成功、达到成熟的状态,从而书写华彩的人生乐章,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