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岁岁重阳

(2012-10-23 09:04:10)
标签:

陶渊明

南山

重阳

菊花

饮酒诗

杂谈

分类: 老年天地

    新近实施的传统四节假日,先是清明踏青,接着端午龙舟,再则中秋赏月,最末重阳采菊。四节之末的重阳节,时在秋冬之际,正好对应一个人经历了秋天的成熟和收获。

    一年四季中,时属仲春天气的端午节,譬之人之青年。时为金秋季节的八月十五,相当于人之中年。到了食糕登高的九九重阳,形容为人之老年。山高路陡,天蓝水碧,鹤发童颜,桑榆晚景,也是每个上了年纪的人,期期然必至的归宿。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重阳时节,惟一绽放的花就是菊花,它成为了老年人的象征。晋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饮酒诗》,人皆知之。采菊应是秋季,当无疑义。老先生在花期已过的秋天,无别的什么花可摘,偏要躬身东篱下采菊,我想,这是他对于一年花事最晚的菊花情有独钟的缘故。

    菊花之可敬,就在于在冷落中坚持,在喧嚣中平静,在寒风中挺立,在艰难中前行的宝贵品格。很显然,当百花姹紫嫣红、争奇斗艳时,唯菊花默默,当百花凋零谢尽、叶萎枝枯时,唯菊花独秀,某种程度上也是诗人一生的自况吧!所以,陶渊明不求闻达,以菊喻人,甘于清贫,以人喻菊,得以有一个生活上很平实,精神上却很充实的晚年。

  唐人白居易赞美菊花:“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人元稹更说得透彻,“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重阳观菊,更着重于菊之精神,一是其傲霜而不颓靡的志节,二是其坚贞而不阿附的品格,三是其高尚而不庸俗的境界,四是其淡雅而不华奢的意趣……这一切,也应该是人到老年以后,要争取做到,或者尽量做到的。所以,那些精神矍铄的老者,头脑清醒的前辈,走到他们生命途程的最后阶段时,所表现出来的成熟练达,豁然睿智,世事洞明,超凡脱俗,有如怒放于寒野中的菊花,虽霜重露浓,但精神抖擞,虽秋风萧瑟,但生机盎然,总是令我们高山仰止,肃然起敬。

  敬老,尊老,爱老,善待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应该成为这一个节日的主调。而保持一份平和,追求一份安祥,守得一份清净,能够拥有一份难能可贵的淡泊,则是人到老年的潇然境界。

  “人生易老天难老”,这是谁也不可违背的运行规律。因此,重阳登高,极目远眺,那些已经走过的路,于挫折中的进步,于困惑中的摸索,跌跌撞撞,酸甜苦辣,自是值得回味,但也不必成为包袱;即将要走的路,会有曲折,更有光明,会有困难,更有前景,那才更加值得憧憬。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重阳登高,登高是为了望远,只有看得远,看得透,才能明白身外之物,其实什么都可放下,而人格,信仰,真理,追求,才是绝对应该坚持的。正如晚秋独放的菊花,靠那一份精气神,仗那一份生命力,虽“不似春光”,但未必不“胜似春光”,如果那样,也就达到“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自在境界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