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错在哪儿?
(2012-10-20 13:00:06)
标签:
少儿
应试教育
价值观
教育过程
教育理论
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应试教育误人子弟”,这是我们的一条共识。要纠正应试教育的错误,首先须认清应试教育错在何处。
应试教育首先错就错在教学目标上了。学校的知识教学,其根本目的是要使我们的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科学原理和正确的价值观等等,进而形成运用这些知识、原理和价值观进行创造活动的能力,而不只是记住表述这些知识、原理和价值观的符号和字句。一种连知识和原理也没有真正交给学生的教学,又如何能够指望学生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形成创造能力呢?
应试教育错还错在其教学方式上。它把讲授与记诵作为其最重要的甚至有时是唯一的教学方式,而将思考、研讨、反省、探索等在主体掌握、理解和建构知识、原理和价值观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环节,却置于次要的乃至忽视的地位。它将其着力点主要放在让学生记住考试时需要复述的字句和需要用到的符号上,只要学生考试时能复述这些符号或能够用这些符号复演某个运算过程,就被这种教育理论视为教育的成功。不仅如此,应试教育还用“讲——记——练——考”这样一系列机械的过程严重挤压了学生自由思考和探索的空间。所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学生解决或解释问题的能力的发展。
应试教育的主要错误还在于它对师生关系的错误解释上,贬低甚至抹煞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这样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应试教育已经蜕变成为某种类似于动物训练的过程。在这种教育过程中,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遭到忽视,我们又怎能期待人的创造力在其中得到大发展呢?
从根本上说,应试教育错就错在其对教育过程本身的理解是错误的,它把教育理解为一种教师通过自己的活动使学生思想和行为发生某种变化的过程,而不是人作为主体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创造自身的过程。它迫使学生记住了一大堆符号,却没能让学生形成和发展自己的认识和能力,它又怎么可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人才呢?
我们的教育如何才能培养出杰出的创新人才?我们应当从理论到实践彻底地变革现行的教育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同时,我们还要在社会观念上破除考试崇拜,真正把人解决问题和解释问题的实际能力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为每一位社会成员开辟多种多样取得成功的路径,不拘一格降人才。
我们的教育如何才能培养出杰出的创新人才?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当认真地加以思考和探索,我们社会每一个成员都有责任为此做出应有的努力,因为那直接关系着我们的未来。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