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以“生生”“仁心”为内核的生命观念

(2012-09-17 17:17:53)
标签:

中国

儒家

论语·阳货

生命

哲学

分类: 散文随笔
     在中国古人的观念里,整个宇宙就是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生命性存在,生生是其中永恒的主题。“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易大传》)蒙培元先生概况说,“中国哲学就是‘生’的哲学”,他认为“‘生’的哲学”至少包括三层含义:“生”的哲学是生成论哲学而非西方式的本体论哲学,是一种生命哲学而不是机械论哲学,是生态哲学即在生命的意义上讲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

    中国儒家以仁为核心的生命观念和生命伦理思想,就是建立在生生不息的宇宙论基础上的。

    “仁”是儒家最具特色的核心观念和价值取向。儒家仁学包含应对世界三大基本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或社会、人与内心世界之问题。这三个关系各有侧重,但同时相互依存、互为前提。从生命以及生命伦理的角度来看,所谓“仁”,既是作为生命主体之一的人对自身生命的了悟,也是对所有生命个体以及作为生命化存在的整体宇宙的情感认可和价值肯定。儒家的仁学、仁政绝不仅仅局限于人伦的范畴,更不具有西方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问题;相反,儒家以仁为核心的仁学、仁政,是在生生不息的宇宙论背景下,贯通天人之际、兼具天道与人道,这就是中国的天人一体观念。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天道无言,但通过春夏秋冬的交移、寒暑昼夜的更迭,万物自然生长繁衍;人道效法天道的生生之德,也无需过多言说矫饰,而是以仁者爱人、仁者爱物的方式,协助上天,“参赞天地之化育”。

    大儒朱熹对这点做了精当的概括:“天地以生物为心,人以天地生物之心为心”,所谓“天地生物之心”,即是儒家的仁心。以“生生”“仁心”为内核的生命观念,体现了对包括所有生命存在以及非生命存在的尊重和善待,体现了高明辽阔的生命智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