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是事业发展的灵魂。精神,无论对一个人、一个组织,还是一个国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基层建设,关键是要有精气神,要有敢于争先、敢于创先、敢于领先的“三敢”精神。
敢于争先,就是要对照先进,明确差距,奋起直追。敢于争先,就必须克服“怕”的心理。“怕”的心理表现为光有干事创业的热情,却对困难心怀畏惧,看到差距不是奋起直追,而是裹足不前;遇到挑战不是迎难而上,而是逃避退缩,怕犯错误,怕担责任,怕捅娄子。敢于争先,就必须直视差距,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奋起直追,力争上游。
敢于创先,就是要以实际行动突破屏障、创新机制,破解阻碍事业持续发展的难题。敢于创先,就必须破除“稳”的思想。“稳”的思想实质是安于现状的保守主义心态,直接表现是缺乏创造性的激情和冲动,重经验、轻尝试,认为“小心驶得万年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创前未有,焉传后无穷,破除“稳”的思想,就要突破惯性思维,锐意改革创新,大胆先行先试,激发发展活力,解决发展问题。
敢于领先,就要做到发展有新思路,工作有新举措,改革有新突破,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境界。敢于领先,就必须摒弃“守”的观念。“守”的观念源于中庸哲学,生怕“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不思进取,小富即安,甘当千年老二。转变“守”的观念,就要摒弃消极心态,大力弘扬“敢为人先、敏时而动”的精神,牢固确立有第一就要抢、有红旗就要扛、有先进就要争的意识。
古人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铸其魂。只有用核心价值理念之魂引领思想,才能在多元中统一理念,谋求共识,坚定方向。在工作实践中,要把“三敢”精神内化为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示范带动、一种工作氛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