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纳斯的故事(图)

标签:
杂谈维纳斯古希腊米洛斯岛卢浮宫 |
分类: 旧事窗 |
|
|||
|
|||
在卢浮宫二层大厅,游客们围着维纳斯这尊雕像,里三层外三层,真是围得水泄不通。维纳斯雕像整个高度204厘米,作者阿历山德罗斯,创作年代约公元前150年。 说起维纳斯,还有许多不同造型的版本,有现藏于意大利的墨狄齐的维纳斯,有现藏于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陶里斯的维纳斯,有现藏于那不勒斯博物馆的卡普亚的维纳斯,有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收藏的梅蒂希的维纳斯,还有出水的阿佛洛狄忒·阿那狄俄墨涅的雕像……但就其艺术价值而言,最驰名的当推供藏于卢浮宫的这尊《米洛斯的阿佛洛狄忒——维纳斯》。 在古希腊神话故事里,阿佛洛狄忒是宙斯和大洋神女狄俄涅的女儿。《米洛斯的阿佛洛狄忒——维纳斯》这尊雕像是如何从米洛斯岛出土的?为什么会是断臂?断残的两臂原来又是什么样的呢? 这里有两种传说。一说,1820年,一位犁田的农夫在耕田时,偶然发现一尊石雕像,便把它从土层中刨了出来。农夫不识货,把它卖给了一位土耳其人,价格不会高于等重的白薯。土耳其人又以青铜的价格转手卖给了一位法国人,这位法国人慧眼识宝,他懂得雕像价值连城,便装运回国,供藏于巴黎卢浮宫。 另一说,1820年的一天,一名法国士兵在希腊米洛斯岛上闲逛时,看见了一个不起眼的地洞,他钻了进去,发现里面有一座小庙,供奉着一尊石像。他叫了一些人来,费力地将石像搬到洞外。原来这是一尊高两米多的石像,由整块半透明的白云石雕成,是一个体态丰盈的美女,作出浴状,上身裸露,下身披巾,尽管两臂残缺,但在地中海明丽的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优美曲线的躯体,仍表现出惊人的完美,令人震撼。那么,断残的两臂原来是什么样的呢?据推测,石像可能举起的左手或者持着一个苹果(米洛斯岛的标志),或者拿着阿瑞斯(战神)的盾牌。她的脸部表现出喜悦、骄傲和自信的神情。 维纳斯不仅是美和爱之神,给人一种美感,一种美的享受,而且是一座纪念碑,一座象征保卫人性尊严的纪念碑。维纳斯还给人一种庄严、崇高的感觉。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就曾盛赞这尊雕像,“优美健康,充满活力,庄严保卫着人性的尊严”。艺术大师罗丹更以一个伟大雕塑家的眼光赞叹道:“你瞧照在她胸部上那强烈的光,肌肉上那有力的暗影;你瞧这些金光,像云雾一般的,在神圣的身躯最细致部分上颤动的微光;这些明暗交接线,处理得何等精致,好像要融化在空气中。这难道不是黑与白的卓绝的交响乐吗?” 古希腊阿佛洛狄忒——维纳斯雕塑,既是神像雕塑,也是人像雕塑,古希腊雕塑家们为什么把神人化了呢,使神具有了更理想、更完美的人的形象?古希腊雕刻艺术大师菲迪亚斯说过:“再没有比人类形体更完美的了,因此我们把人的形体赋予了我们的神灵。”而维纳斯是古代艺术家非常喜爱的创作题材,他们认为用凿子与画笔来表现最迷人、最完美的女性美,是一项最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晚期的阿提卡学派的大师们,他们喜欢刻画年轻、迷人的神的形象,因此他们不断在维纳斯身上尝试自己的雕工,为人类创造出了伟大动人的奇迹。维纳斯是人类美的化身,在现代语言中维纳斯就是“美女”的同义语。 巍峨的奥林匹斯山,众神们演绎着多少瑰丽奇幻的美丽传说啊!他们从神坛上走下来,走进人间,他们的形象以各种艺术形式、各种象征意义出现在世界经典作品中,特别是在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它们是不朽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