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海公园游

(2012-08-28 06:57:36)
标签:

杂谈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res/1/20120828/1346088972203_1.jpg

                                        九龙壁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res/1/20120828/1346088990015_1.jpg

                                                 白塔

  北京实在很大、很老、很深。用舒乙先生的话来说,即是“处处有历史,有传统,有说词,有故事。光看表面不成,还得要钻进去,马虎不得。”去过无数次的北海公园,一旦再“钻”进去,才发现原来也是这样的“深”。

  正值夏末,骄阳似火,而碧波潋滟的北海公园内却是绿荷含香,凌波翠盖。8000多平方米的莲田层层叠叠,太空莲、白洋淀红莲、大洒锦、友谊莲等亭亭玉立,婀娜多姿,与水中倒影的白塔遥相呼应,尽显太液荷风的无穷魅力。

  日前,北海荷花节盛大开幕,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在这里品赏荷花,体验古代皇帝赏荷的盛事。北海早在辽代就有植荷的记载。

  小船停泊在岸边后,我们上岸沿着林荫小道前行,没走多远,便到了一处红墙绿瓦之地。这个地方叫做先蚕坛。

    先蚕坛是北京九坛之一,建于1742年(乾隆七年),为皇室后妃行先蚕礼之地。“琼岛春阴碑”上刻有乾隆御制诗:“乐志讵因逢胜赏,悦心端为得嘉禾。当春最是耕梨急,每较阴晴发浩歌。”由此可见重农思想在乾隆心中的位置。自古亲蚕大典就与亲耕之礼并重,所谓“天子亲耕以供粢盛,皇后亲蚕以供祭服”,以此为天下的黎民百姓做出表率。先蚕坛作为乾隆皇帝为皇室后妃祭祀蚕神西陵氏建筑,曾经是规制完整、彰显礼制的坛所,它是清代礼制趋于成熟与完整的重要表现。而先蚕礼作为由皇后主持的最高国家祀典,它的建立与完善是清朝完善内廷管理礼法的重要举措。

  北海的未开放区烟云尽态亭很值得一看。记得舒乙先生有本书叫做《发现北京》,第一章便是讲的北海,其中就提到了这烟云尽态亭。舒乙先生在文中感叹:“这哪是个亭子啊,倒不如叫作彻头彻尾的文化载体。全世界也只有中国才有这么典雅的建筑物!”走进烟云尽态亭,我们才懂得了舒乙先生话中的含义。这座亭子有八根八角柱,每个柱子上都刻有乾隆的御制诗,共镌刻26首,每个字有拳头大,字体也很漂亮。诗意并非全是风花雪夜,也有“忧心时切万民家”这样的体贴民情的思绪。

  由于这里目前未对游人开放,小路上杂草丛生,两旁古树参天,倒多了几分探险的味道。绕过几座假山,钻过几个石洞,转过一个弯,突觉眼前豁然开朗,抬眼一望,呵,这不是铜仙承露盘么,竟然在这儿给撞见了。低头一看,方才发现这地方还有个池子,池中有三座假山,池子的两边分别还有两个白玉龙头,恍然想起田慧丽曾提到过,这烟云尽态亭附近的池子曾是后宫嫔妃的沐浴之地,想必应该就是此地了。只可惜这温柔乡之处早已成废池,乔木、杂草丛生,往昔莺歌燕舞之景不再。

  这烟云尽态亭过去其实是对游人开放的,但是破坏太大,所以现在才把它暂时封存起来,主要是为了对古树、山石以及亭子进行保护。等到以后技术成熟了,能够把活水引进来,让这些山石、池子、亭子焕发出往昔的光彩。

  北海,哪怕方寸之间也要追求极致,这是北海的气质,更是北京的气质。北海历经五代盛衰,千百年来,任凭墙外喧哗躁动,墙内依然是一片和谐宁静。江南的可餐秀色,帝都的雍容磅礴,都在此水乳交融。北海公园和中国很多园林一样,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如果要给它一些祝福,不需要煽情,也不必要华丽,保重二字最好。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res/2012-08/28/08/hwblytd828c001_b.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