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帝之死
(2012-08-25 02:00:39)
标签:
鹿血咸丰帝《本草纲目》咸丰皇帝太平天国杂谈 |
分类: 知识窗 |
|
大清朝13位皇帝,各有各的特色,不过有一位被称为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的“四无”皇帝。这位皇帝就是咱们咸丰皇帝。
咸丰,名爱新觉罗·奕詝,20岁登基,在位11年,31岁病死。在他当皇上期间,先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后又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基本上是内忧外患全齐。咸丰同志继位后来了个眼不见为净,疏于政事,勤于房事。外边不能逞大清帝王的威风,不过在后宫还是很有皇威的。
后人称为大清朝亡始于咸丰,可是咸丰帝自己的死亡和一种壮阳产品脱不了关系,那就是——鹿血。您可知道咸丰同志是咋拜拜的吗?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喝鹿血、喝酒、忙房事。据史料记载:“文宗御宇时,体多疾,面常黄,时问医者以疗疾法,医谓鹿血可饮,于是养鹿百数十,日命取血以进。”说白了,就是咸丰当政后,面黄肌瘦,问大夫咋办,大夫说喝鹿血,结果养了百十只鹿,每天喝鹿血。《本草纲目》记载鹿血:味甘;性咸,热。有补肾壮阳的功效。现代医学证明,鹿血具养颜容、治疗贫血,调节免疫,延缓衰老,改善记忆,抗疲劳,改善性功能等多项治疗保健作用。
史料记载:“(帝益溺于声色),咸丰十一年七月,咳疾大作,令取鹿血以供,食卒不可得,遂崩。”翻译出来大概是,咸丰同志歌舞升平,酒色过度,突然咳嗽,喝碗鹿血,然后就挂了,结束了悲催的一生。
可怜的咸丰同志,虽然后宫人数不少,可惜只有一子存活,就是同治。这也为后来慈禧太后把持大清40余年打下伏笔。
其实鹿血是好东西,用于精血虚亏,阳气不足,头昏耳鸣,心悸短气;体倦乏力,肢体欠温或崩漏失血,吐血,鼻衄等。这些症状服每次可用3~6g研细末,用酒调服或以酒送服,用起鹿血来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不过千万别过量。
以史为鉴,不光说的是政事,咱们在健康问题上最后也是如此。
前一篇:曾国藩终生的遗憾
后一篇:中国式人生,绕不开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