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中国人的爱情观:责任、忠贞、含蓄、隽永
(2012-08-23 10:27:00)
标签:
河东牛郎织女传说述异记天河南北朝时期 |
分类: 知识窗 |
牛郎织女传说的完整记录,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任昉编写的《述异记》:“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哀其独处,许配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一夜,渡河一会。”
后世流传的牛女故事大概分成两类。一类如任昉所记,再加上牛郎借天帝钱不还,遂使夫妇离异的情节。另一类则加入织女是西王母外孙女、王母以簪划出天河以阻挡追赶的牛郎、牛女相见时有喜鹊搭桥等情节。这种题材经过层层演变,与董永遇七仙女的故事很像。
可以说,牛女传说浓缩了中国农民对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生活方式的全部理想,因而备受欢迎。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的传统爱情观有四大因素:责任、忠贞、含蓄、隽永。
中国人把内敛含蓄作为美德。牛郎织女这对苦命鸳鸯没有将卿卿我我挂在嘴边,没有发出类似“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火辣誓言。这类爱情口号,中国人一般不会随便在公共场合喊出来,顶多是“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关起门,吹灭灯,卧床头,再在耳边私语。
中国人的传统爱情缺少激情和荡气回肠,但那份爱存在于锅碗瓢盆、针头线脑中,淡泊中透着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