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园旧货市场位于北京东三环南路潘家园桥西南,占地4.85万平方米。 市场犹如一座“城池”。“城池”的四周,是200多间中式仿古建筑。
市场分为地摊区、古建房区、古典家具区、现代收藏区、石雕石刻区、餐饮服务区等6个经营区。主营古旧物品、工艺品、收藏品、装饰品,年成交额达数亿元。市场拥有4000余家经营商户,经商人员近万人,其中60%的经营者来自北京以外的28个省、自治区、市,涉及汉、回、满、苗、侗、维、蒙、朝鲜等十几个民族。
潘家园旧货市场形成于1992年,是伴随着民间古玩艺术品交易的兴起和活跃逐步发展起来的,现在已成为一个古色古香的传播民间文化的大型古玩艺术品市场。
市场年交易额数亿元,周六、周日的日客流量高达六七万人,是许多海外游客喜欢光顾的地方。
潘家园旧货市场是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上世纪80年代末期,这里有百来个地摊,除了二十来个北京人,其他的则来自天津、河北唐山、石家庄等地。卖的多是自行车零件、缝纫机头、旧家具等,卖字画的没几个。上世纪90年代初期,这里已有500多个摊位。管理不善带来的脏乱差,让经营者和周边居民群众很有意见。为此,街道搭起简易大棚,100多家地摊进去了,剩下的仍只能在地上铺块塑料布设摊卖货。好在没过两年,街道又投入300万元,让绝大多数商户都搬到了屋内、棚内经营。
现如今,偌大的市场似乎仍不够大。就在市场里的西部,因为新建地铁车站而迁移过来的几百个摊位,仍然就地设摊,挤满了四五个篮球场大小的简易大棚。市场北门外那条大马路的南边步行道,百十号流动摊贩,挎着包、提着箱,推着板车、开着汽车,将路边的空地全都挤满了。真不知道要再建多少摊位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潘家园旧货市场已经是北京旅游的一张文化名片。在北京,一般人提起古玩市场首先想到的还是潘家园旧货市场。究其原因,那要说到1992年,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的夫人到潘家园来淘宝,媒体一阵报道,潘家园名声鹊起。此后,便有人将逛潘家园和“爬长城”相提并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