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
(2012-07-23 15:00:54)
标签:
忽必烈开平元上都世界遗产委员会《两都赋》杂谈 |
分类: 知识窗 |
元上都遗址,据了解,展示了文化融合的特点,见证了北亚地区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之间的碰撞和相互交融。元上都遗址符合世界遗产的价值标准,满足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要求。世界遗产委员会充分肯定元上都遗址的保护和管理状况。
说起“上都”这个名称,它在古代是对京都的通称。班固《两都赋》:“实用西迁,作我上都。”即以长安为上都。又,对陪都而言,古称首都为上都。北齐以晋阳为下都,故称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为上都。唐肃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建东、西、南、北四陪都,故称长安(今西安市)为上都。后来,蒙古蒙哥宪宗六年(公元1256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营建城郭宫室于滦水北,三年而成,赐名开平府。其后,忽必烈称大汗于开平,是为元世祖。登基之年为元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开平作为首都,称上都。自此,元上都闻名遐迩。
英国十七世纪作家坡恰斯(Samuel Purchas,1577—1626)于1613年出版他的著作《坡恰斯旅程》,其后又再版。其1625年版中收入了其他人海洋和陆地旅行记录的内容,里面就有关于中国元上都的文字记载。
前一篇: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后一篇:警语 7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