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上都

(2012-07-23 15:00:54)
标签:

忽必烈

开平

元上都

世界遗产委员会

《两都赋》

杂谈

分类: 知识窗
    据媒体报道,位于我国内蒙古草原的元代上都遗址,已于2012年6月29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一致同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元上都遗址成为我国第30项世界文化遗产。我国世界遗产(包括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总数已达到42项。
  元上都遗址,据了解,展示了文化融合的特点,见证了北亚地区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之间的碰撞和相互交融。元上都遗址符合世界遗产的价值标准,满足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要求。世界遗产委员会充分肯定元上都遗址的保护和管理状况。
  说起“上都”这个名称,它在古代是对京都的通称。班固《两都赋》:“实用西迁,作我上都。”即以长安为上都。又,对陪都而言,古称首都为上都。北齐以晋阳为下都,故称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为上都。唐肃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建东、西、南、北四陪都,故称长安(今西安市)为上都。后来,蒙古蒙哥宪宗六年(公元1256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营建城郭宫室于滦水北,三年而成,赐名开平府。其后,忽必烈称大汗于开平,是为元世祖。登基之年为元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开平作为首都,称上都。自此,元上都闻名遐迩。
  英国十七世纪作家坡恰斯(Samuel Purchas,1577—1626)于1613年出版他的著作《坡恰斯旅程》,其后又再版。其1625年版中收入了其他人海洋和陆地旅行记录的内容,里面就有关于中国元上都的文字记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