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巩义市康氏庄园里,有一个门上题名“三上成文”的房间。据说,这曾是昔日康家主人的厕所,典故取自于欧阳修《归田录》的“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后人又因此作了一副读书对联:“成文自古称三上;作赋于今已十年。莫道轮回输五谷;可储笔札赋三都。”
所指即为欧阳修和左思在厕所里的文字生涯。因而,酷爱读书的康家主人就把自己的厕所命名为“三上成文”。这里,半书房半厕所,可谓别有情趣。
欧阳修的“三上成文”,以今日之眼光来看,其实都是不大科学的。马上看书,就相当于今天的车上看书,摇摇晃晃,颠簸起伏,既不安全,肯定还会影响视力;枕上看书,也对眼睛不好,久之容易近视;在厕所里长期看书就更不可取了,现代人从健康的角度认为,这样容易引发痔疮等疾病,所以并不提倡此举。
我们今天之所以还在提欧阳修的“三上成文”,其实就是提倡他那种抓紧一切时间随时随地读书学习的可贵精神。古人说,人生有涯学而无涯,读书学习既是人生的一大乐趣,更是工作事业之需要,读书可以使人聪慧睿智,使人通古博今,使人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以,孔子古稀之年“读《易》,韦编三绝”;高尔基,“看见书,就像饿汉看到面包一样”;茅盾说过“君子有三可惜,此生不学可惜,此日闲过可惜,此身一败可惜。”
人生苦短,学无止境。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长度都差不多,长则三万天,短则两万天,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有人能博览群书,满腹经纶,成为学问大家,权威泰斗,有的人则胸无点墨,愚不可及,一事无成,蹉跎终生。放眼古今,世界上很少有人能以读书为生的,他都要有一份自己糊口谋生的饭碗,大块时间要去挣自己的口粮钱,那么,8小时以外,马上、枕上、厕上这些边边角角时间就成了一个人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了。欧阳修在忙于政事之余,利用“三上”进行读书创作,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名列“唐宋八大家”;左思也是公务繁忙的官吏,抓紧“三上”时间,历时10年,写出著名的《三都赋》,“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可以不夸张地断言,人与人的境界和成就的区别,仅从业余时间如何利用就能看出高下优劣了。
“三上成文”成就了欧阳修,也成就了左思,其做法未必机械照搬,其精神大可继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