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新格律诗
(2012-07-13 10:14:26)
标签:
刘梦苇中国新月诗派格律诗新诗杂谈 |
分类: 诗词天地 |
刘梦苇,原名刘国钧,1900年5月出生于洞庭湖畔。1920年入长沙第一师范学校读书,酷爱文学艺术。1923年毕业后,刘梦苇到上海某中学任教,他创办《飞鸟》季刊,1924年,他的诗集《青春之花》、《孤鸿集》出版。
1925年夏天,刘梦苇在南京结识了另一位现代格律诗派重要诗人的湖南人朱湘,同到北京,致力于中国新诗的创作与研究。他说新诗“活泼、自由、真切而通俗,为前此所未,是开中国文学的新纪元”。
朱湘的诗作《有忆》集中体现出刘梦苇的影响和“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特点:“路灯亮着微红/苍鹰飞下城堞/在暮烟的白被中/紫色的钟山安歇。”短短四句,把南京暮色苍茫的景象描绘得清晰而又真切。
格律是文字对于思感与感情控制,是诗的防止散文化的芜杂与松散的一种羁勒。新月诗派对于格律诗的提倡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新诗过于放纵、过于欧化、过于散文化的危机,提高了新诗的艺术水平,有益于新诗的民族化。
诗人刘梦苇的一生只有26个春秋,因爱情、饥饿和肺病离世。
前一篇:王绍双老人长寿的秘诀
后一篇:文化是城市功能的最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