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上的文化
(2012-07-09 21:27:39)
标签:
形体美汉字书法课互联网应用华夏儿女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记得小学时也有书法课,每到上课那天,同学们会带着毛笔,捧着墨盒去学校。从描红模子开始,渐渐过度到能够在印有米字格的大字本上写出一个个大字。老师批作业时,会在写得好的字或笔画上画一个红圈,所以每每发下作业,大家就会比着数作业本上谁的红圈圈多。虽然绝大多数人没有因书法课而成为书法艺术家,但那饱蘸墨汁运笔纸上的感觉,终生难忘。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鲁迅先生说过,“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互联网应用的发展,不仅学生的书写能力逐渐退化,就是四五十岁的人,提笔忘字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面对这种局面,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有责任呵护、传承汉字的形体美,有必要身体力行地体验汉字的形体美,让汉字的魅力在更多人的笔尖上流传。
前一篇:人生,离不开凳子
后一篇:道德高富帅,人人皆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