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的使命是“发现”

(2012-07-04 22:42:57)
标签:

少儿

教育

教学方式

传统文化

很放松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2000多年前,孔子强调有教无类、提倡因材施教,但当时还只是一个梦想。但这个梦想在新的教学方式下已经有可能变成现实。在如今这个时代,教育工作者要提供丰富多彩、充满个性的课程,开发有宽度、有跨度的课程,供不同需求的学生选择。

  过去,很多教育工作者都会说:没有教不了的孩子。其实,我们错了,教育没有那么大的作用。教育的重要使命应该是发现,发现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与个性。 

  过去,教育工作者不愿接受这样的理念:教育是服务业,学生是学校的客户。现在,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个性和诉求,学校必须创造多元的产品来满足不同需求。

  过去,教育工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不一样的孩子教成一个样子,符合统一的标准。现在,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不一样的课程,把看上去差不多的孩子变得越来越不一样,变得越来越像他们自己。因为,未来属于有不同特质的孩子。

  也许有人会问,学校推行的这些教育理念,是否会影响成绩?事实上,当学生在校园里被尊重、有选择的时候,他也就有了责任。假若人生是一枚硬币,正面是“选择”,背面一定有“责任”二字。当学生有了动力,有了“发动机”,学习就显得很快乐、很放松、很高效,成绩自然不会差。

  当然,学校要做到这样的教育,需要营造平等的校园氛围。在我们这个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的国度里,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承认校园是平等的,特别是师生之间是平等的,还面临非常大的挑战。但是如果学生看不见这种平等,真实的教育就不会发生。

  让学生感受平等,让学生发现自己,让教育回到原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