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出草根, 寄托我们对真善美的向往
(2012-06-09 07:10:32)
标签:
吴斌杭州平民英雄真善美日常生活 |
分类: 散文随笔 |
平民英雄正能量
何谓“平民英雄”?人们不难感知客车司机吴斌彻彻底底的平凡:这个拥有平凡名字的中年男人,在不算光鲜的岗位上工作,有家庭有孩子、喜欢运动。作为杭州人,当然喜欢西湖。他也有些平凡的“奢侈”愿望,比如带着全家去丽江补上蜜月旅行,比如在结婚纪念日买对钻戒补作礼物等。坦率说,除了最后生命一刻的伟大,我们似乎也实在看不出他的“特殊”。
实际上,如果耐心观察,我们可以从很多岗位,很多地方,特别是身边发现吴斌这样的“平凡人”,这些人常常是“技术骨干”“业务能手”,与旁人相比,总是要沉静务实寡言些,这些人也不太追求所谓“上进”,却拥有着不一般的职业操守和岗位尊严感。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所谓“匠人”精神。他们把分内平凡“小事”做得精益求精,成就不凡之事。如事发后人们发现:吴斌2004年进入现单位工作。8年时间里,驾驶客车安全行驶100多万公里,从未发生过一起交通事故,从来没有收到一个旅客的投诉。
同时,因为不是所谓“特殊材料”做成,他们明确区分了工作与生活,职业操守以外,还小心保护着自己的家庭和私域。这些人是好员工,但不是那种喜欢被种种光环包裹着的“好员工”,他的身份不光是所谓的“螺丝钉”和“砖头”,在规定时间里面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以后,他们又努力完成着其他的身份:父亲、丈夫、儿子,邻居……
如此看来,所谓平民英雄就是这般拥有日常生活,立足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伦理、道德而在特殊时刻闪光的英雄们。
与之前我们熟悉的一些英雄相比,平民英雄并不高大,他们的身上更容易让人看到“人性”而非“神性”,由于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绝非显赫,往往是下层乃至弱势,在闪光一瞬之前,历史之笔不会书写到他们,媒体宣传的聚光灯亦不会照射到他们,他们承受着社会的种种问题,常常是被遗忘乃至被欺负的对象——比如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张丽莉,在成为最美丽女教师之前,是一个执教5年多没有拿到编制,没有医保月收入仅千元的“临时工”,而陈贤妹,则是局促质朴的清洁工,最美妈妈吴菊萍,是某网站的普通员工。回到奇迹76秒的吴斌,妻子没有工作女儿在上高中,生活难言小康。但这并无阻吴斌亲人宣布拒绝社会捐助。
必须说,一座城市送一个人的结局,正是平民英雄正能量的显现,在社会现实与豪言壮语脱节时,这种举动更可以视为民间的道德自救的某种表达。
固然无法仅仅依靠这些平凡民众的善念和义举召回社会道德之魂,但是起码我们能知道,我们更应该提倡这种选择。因为平民英雄也让我们深思到,什么才是真正的道德,如何才能建设良善社会。
这对当下社会来说,尤为珍贵和重要。
“最美”人物出草根
吴斌被网友誉为“最美司机”,而此前,“最美”系列还有“最美妈妈”“最美女孩”“最美女教师”等人物。他们都是草根阶层,他们或许平凡了一辈子,却在瞬间行为,展现出人性最善最美的一面。
草根阶层的“最美”人物蹿红网络,成为舆论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但也引发了众人深思:为何“最美”人物都出生在草根?
对此,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副教授尚重生表示,吴斌身上体现的是普通劳动者人格的健康和对劳动的热爱、敬畏之心。这些特点正是现在社会所缺少的,所以值得去赞扬和学习。
“其实这是大家对美和善的向往。”浙江省伦理学会副会长何建华表示,近年来社会不乏道德失范事件出现,如小悦悦事件,使得市民对道德、对诚信渐失信心。而“最美”人物的出现正好弥补了市民心中对真善美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