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作文题目议
(2012-06-08 09:47:5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那么,今年的作文题目,究竟是好是坏?学生的写作水平,是高是低?我们的语文教育,到底路在何方?
如何评价今年的高考作文题?
没有任何意外,以福建省来看,命题较常规,与往年差别不大,与全国其他地区的题目也差不多:大多是给定一个阅读材料进行写作,有的还会给定标题。
从基本趋向来看,今年的作文题重道德人生内涵,跟生活时事关系密切,但在文化与传统的内涵方面显得比较薄弱。
把这次内地高考作文题放在一起看确实精彩,但仔细看,不是太实,就是太虚。全国卷的“甩掉多余的顾虑”,如果没有了样板文的限定可以是好题目;四川卷的材料“手握一滴水”太文艺腔,甚至有点做作;新课标卷的“船主和油漆工”,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看完满脑子都是问号。
什么样的作文题才算好?
一要简洁明了,不要让人在审题上费太多精力。二要给人想象空间,让考生有发挥的余地。好题诱惑你把内容带进来,必须用生活经验来诠释题中所蕴含的深层次内涵,让考生将对生活和生命的想象与细节融入其中。要避免新八股题目,即可以就标题本身做文章的情况。
题目都是生活中的平常事,学生不会有太大距离感,同时也有上升空间,有想象力的学生可以拾级而上。
如何定义“好作文”?
在正确价值观的前提之下,对标题的阐释超越了我们的想象,也就是所谓的“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评价作文,“对错”只是相对标准,知识面是否丰富、文字是否优美也属于附加标准,而个人情感的表达与诉说才是根本所在:文章是不是“我手写我心”,是不是抒发出了人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良知。三流作文堆砌文字,二流作文道德伪装,独抒性灵才是一流作文。
去年,一个厦门考生获得作文满分,他的作文有几个特点:思想达到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语言非常精炼老到;恰到好处地运用有针对性的、深刻的、富于哲理性的材料;作文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不好的现象进行批判和反思。但每年这么优秀的作品都很少。
语文教育如何培养“笔杆子”?
作文很重要,从一篇作文里通常能看出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理解能力、阅读能力等。在语文学习当中,最重要的是学会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任何作文题目,不论多么偏、多么平淡,只要学生能表达出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体会,应该不难写出一篇不错的文章。这种训练,有很多方式,比如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
语文课该怎么教?
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是教给学生如何识别文章的优劣,而不是像解剖麻雀一样,按照非常固定的思路去解读文章。在这当中,中学老师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这要求语文老师首先自己是读书人,有丰富的阅读储备和较高的阅读能力,这样才可能去启发学生,教给学生如何阅读、如何写作。那些能够深远影响学生的老师,并不一定专注于分析课文,而是通过课文,教授学生课本以外的知识,启发学生对于语言文学的兴趣。当然,不是说必要的理解文本、分析文本的能力并不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够启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通过语文了解人生和世界。切勿因为死板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失去对语文的兴趣,甚至失去灵性。
语文教育首先是要培养一个人,而现实操作中却是技术性、工具化的多,人文追求的少,把语文教育变成了“小语文”。不要再简单地把作文练习视为语文教学的一种,而是提高到培养学生内心抒写、自我交流、人格塑造的高度来看待,毕竟人的成长首先是心灵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