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2012-06-03 09:04:39)
标签:
美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华民族粮食丰收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工业化中期的中国, 夏粮收割已基本告别“挥汗复挥镰”的时代。然而, 我们仍愿用“开镰”这个简朴而热烈的词语,欢呼一年中这第一个丰收季。一年来的耕作辛苦,在丰收的喜悦中变换成万千笑容。
“开镰”是古老的民俗, 也是对大地母亲的感恩。粮食丰收包含着大地母亲的艰辛。由于要养活太多子孙,中华大地或许是世界上最勤快、最辛苦的土地,从南到北几乎从无休耕。不仅如此, 工业化、城镇化还在使耕地减少,保护耕地的政策“红线”不断受到冲击。面对又一季丰收, 如何保护我们赖以繁衍生息的土地, 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深思。
对饥饿的切肤之痛,造就了中华民族极勤劳而尽节俭的美德。中国人把生活称为“过日子”,把节俭称为“会过日子”。这美德不能随温饱解决而淡忘。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天灾人祸造成饥荒,是需要永志不忘的记忆。它提醒我们, 今天丰衣足食的好生活值得加倍珍惜。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的祖先从不把爱惜粮食仅仅视为一种经济行为,而是对道德的呼唤。如果历史是一笔财富,无尽的饥饿感铸就的集体记忆,就该烙在我们心里。今天的中国人,虽然早已无须为温饱犯愁,但种植农业很大程度上仍在“靠天吃饭”。正如一首诗所说: 一天天相守,一季季耕耘,成垄的天地靠风雨打拼。在粮食连年丰收时,感恩和警醒尤不可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