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读书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

(2012-06-02 16:50:41)
标签:

陈景润

哥德巴赫猜想

学习

功名利禄

威风八面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读书、学习为享受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找到了读书、学习的乐趣;视读书、学习为折磨的人是痛苦的,因为他们被囚禁于心灵的监牢。

    我们知道,如果我们有一种需要,并且这种需要能够得到满足的话,那么我们就会觉得快乐。如果学习真正成为我们的一种需要, 而不是别人强迫我们去学,那么我们学习的时候就不会觉得压抑、烦躁、痛苦,而是快乐的。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孔子曾说过:“朝闻道,夕可死矣。”鲁迅曾说自己看书时“像一头饥饿的牛闯进了菜园”,这说明他们的学习是很愉快的,而不是痛苦的。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够作出常人无法作出的成就。我读了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当中介绍了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他在不到六平方米的小屋里,点着煤油灯,以床板为桌案,向哥德巴赫猜想挺进,他以此为苦吗?不!陈景润眼中的数学彼岸,似有美丽多姿的白鹤在飞翔舞蹈。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真正有所成就的人都是非常热爱读书、喜欢学习的。
  推而广之,凡世间做学问的,写文章的,好读书的,他们不管是有名的还是没名的,都不是清教徒,也不是苦行僧。他们活得也是有滋有味,过得也是活色生香。他们如此在学海中沉浮,粗茶淡饭,秉烛夜读,为何?为功名吗?我看不尽然,如果一个求学问的人,处处想着功名利禄,衣锦还乡、威风八面,那他就会有求不得的痛苦。真正求学问者,他们所求的,并不是什么功利,其实就是一个“乐”字。就拿我来说吧,旁人也许觉得,我每天读诸子百家的书、古今中外的名著,并在工作之余坚持写作,读啊写,肯定很枯燥,很痛苦。其实你想一想,一件很痛苦的事,能坚持二三十年吗?读写有至乐,唯独我自知。那种神思、妙笔、性情三者合一的愉悦,谁能体会的到?那种对人生奥妙的感悟,谁能体会的如此细腻入微?
  快乐是一切的根源。读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竞争,更要紧的是快乐。苦学正如负重登山,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高度,却是以自己的疲惫和痛苦为代价的。乐学则似展翅翱翔,既可以轻松地到达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更能够体会到俯视大地,自由飞翔的快乐。
  抗倭名将戚继光说过:“养性莫若修身,至乐无如读书。”朋友,当你感到苦闷和忧愁时,不妨读读书、学学习,用睿智化解苦闷,用快乐代替忧愁。

    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让我们把读书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吧,它会使你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你的生活变成轻快而舒适的诗,使你的人生变成美丽多彩的交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