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上有个“为亲负米”的故事

(2012-05-31 17:06:08)
标签:

子路

楚国

负米

春秋时期

野菜

分类: 旧事窗

  历史上有个“为亲负米”的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有个人名仲由,字子路。他是孔子的学生,性格豪爽。子路小时候,家里很穷,常常没米下锅。懂事的子路经常到地里去摘野菜,用煮熟的野菜充饥。有时,子路挣了点钱,因当地米贵,为了能多买点米,他就赶到相隔百里远的地方去买米。买了米后,就背着米急忙赶回来,尽心尽力地奉养着年迈的父母。

    后来,父母相继去世。子路来到南方的楚国。到楚国不久,子路就当上了大官。从此,子路出门,随从他的人坐的车子就有近百辆。家里的粮仓中,粟米囤积得满满的。他坐的椅子、睡的床铺都垫得厚厚软软的很舒服。每到吃饭时,桌上都摆满了丰富的菜肴。

    生活安定优裕了,子路却常常若有所失地叹息着“现在就是想为父母背米也没有机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