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快乐童年 书香作伴

(2012-05-29 07:11:08)
标签:

古罗马

卖火柴的小女孩

哲学

海的女儿

祝福孩子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不少中外经典儿童文学作品,都以其蕴含的“爱”与“成长”的主题,以其纯真无瑕的童趣与童心,以其启智与励志的故事,以其贴近少年儿童审美趣味的表达,赢得了一代代小读者的喜爱,成为注入他们生命河流中的一股清泉,滋润与濡养了他们的一生。

    多少孩子在长大以后,身体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孩提时代读过的那些书,书里的那些勇敢、智慧、真诚、可爱的主人翁,却一直留在了脑海深处,那些可贵的品质,也多融化到了血脉之中。我们常常看到,有的人在经历了人世沧桑之后,会变得成熟、稳重,但是一谈起孩提时读过的童书,他们的脸上往往就会露出孩子一样的欢乐与稚气……

  在这个即将到来的儿童节里,请为可爱的孩子们准备一份礼物吧,陪着孩子一起走进阅读的海洋,让孩子从那些经典的、优秀的作品中获得快乐与濡养——那里有无穷的宝藏,有无尽的欢乐,那里是值得信赖的、可以任由孩子的梦想飞翔的地方。

  孩子的理想本来是多种多样的,可前几年教育部门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现在绝大多数小学生声称长大后要做比尔·盖茨。大可不必反对孩子们想当富翁,但这显然是不大可能的,人不会重样,所有人怎么可能都成为一个人或一种人?这是反常识、反自然的。抱有这样的人生理想从一“起跑”就注定“放空炮”,甚或有人因理想破灭终生都活在“郁郁不得志”的阴影里。难道现代教育的目的就是“坐在钱边摸钱眼儿”?

  思想贫弱,精神就变小了。人本来是“精神的器官”,极度膨胀的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使人不再完整。如何找到“精神之眼”,破解现代人的困惑?目前的途径是回归经典,找回人类具有永恒的品质与魅力的最高智慧——哲学。哲学光照一切意识和行动,价值观混乱的消费社会愈加印证了尼采的自信:“哲学确立价值的档次”。而正是孩子承载着未来,文化发达国家早就意识到,在孩子人生的“起跑点上”,最应该让他们阅读的就是哲学书籍。

  在欧洲让孩子学哲学是有历史传统的。早在古罗马时代,达官贵人在临终前会把自己的孩子和财产托付给堪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齐名的哲学家普拉提诺,而不是家人。

  法国有本长销书就是《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美国有《杰出青少年的14堂哲学课》等,他们信奉诗人惠特曼的名句:“最初读到什么东西,最初看到什么东西,这些就会成为你未来生活的一部分。”如今,我们也有了这样的青少年哲学读本。新蕾出版社的《写给孩子的中国哲学启蒙书》图文搭配,足智多趣,兴味盎然,我几乎是一口气就读完了第一本的书稿。

  孩子是为了善、为了完美才到这个世间来的,他们眼中的世界很丰富,他们的思想也立体多彩,阅读哲学启蒙书可丰富他们的心灵,抵御俗世中消极的东西对他们的精神和想象力的侵害,帮助他们学会思考自己的存在、回答生活中令人畏缩的重大问题,从而建立起真正的理想,为以后的人生提供养料和能量。

  中国有辉煌浩大的哲学经典,既有精深渊博的智慧,又有轻松幽默的机敏,可提供恒久的思想之光。商品经济时代,孩子格外需要这种哲学滋养,以开掘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培育理智与诚实,做一个“完整的人”、“思考着的人”,自奉自助,自尊自信,学会辨别并留住大脑内在的闪光。这样他们就不会没有自己的“大思想”,也不会缺乏“创造力”,可以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在“起跑线上”不仅能迈出正确有力的步子,还能强健自己的身心。

  感谢哲学,祝福孩子!

    阅读是一盏明灯,照亮人生的路。热爱文学,热爱阅读,热爱书籍,会给你带来无穷的裨益。

    有一种说法认为,好书不应该在年纪太小的时候读——比如《圣经》、《论语》,因为小时候被要求着反复读,总觉得看懂了,甚至厌烦了。等你真正长大了,有了些经历,能够理解书里那些道理的时候,却觉得已经不需要再读了,那些深刻的道理,便永远深埋在了书里。安徒生就是这样的作家。《海的女儿》讲的是爱的牺牲和放弃,《卖火柴的小女孩》讲的是绝望中长出的生生不息的希望,《丑小鸭》讲的是自我救赎。这些都是长大之后在某个时刻,才恍然明白。

  这些对人的童年影响很大的作家,如此敏感的他(她)们,用一生隐藏了自己的烦恼和苦痛,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和憧憬。

  孩子的成长不能仅仅依靠课本与玩具,优秀的儿童图书和科普读物,应该成为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给语言启蒙、知识教育带来帮助,给审美熏陶和人格培育带来补益。儿童的成长需要书香的滋润,经过书香洗礼的童年更可能是幸福快乐的童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