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童年 书香作伴
(2012-05-29 07:11:08)
标签:
古罗马卖火柴的小女孩哲学海的女儿祝福孩子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
|
|
|
在这个即将到来的儿童节里,请为可爱的孩子们准备一份礼物吧,陪着孩子一起走进阅读的海洋,让孩子从那些经典的、优秀的作品中获得快乐与濡养——那里有无穷的宝藏,有无尽的欢乐,那里是值得信赖的、可以任由孩子的梦想飞翔的地方。
孩子的理想本来是多种多样的,可前几年教育部门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现在绝大多数小学生声称长大后要做比尔·盖茨。大可不必反对孩子们想当富翁,但这显然是不大可能的,人不会重样,所有人怎么可能都成为一个人或一种人?这是反常识、反自然的。抱有这样的人生理想从一“起跑”就注定“放空炮”,甚或有人因理想破灭终生都活在“郁郁不得志”的阴影里。难道现代教育的目的就是“坐在钱边摸钱眼儿”?
思想贫弱,精神就变小了。人本来是“精神的器官”,极度膨胀的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使人不再完整。如何找到“精神之眼”,破解现代人的困惑?目前的途径是回归经典,找回人类具有永恒的品质与魅力的最高智慧——哲学。哲学光照一切意识和行动,价值观混乱的消费社会愈加印证了尼采的自信:“哲学确立价值的档次”。而正是孩子承载着未来,文化发达国家早就意识到,在孩子人生的“起跑点上”,最应该让他们阅读的就是哲学书籍。
在欧洲让孩子学哲学是有历史传统的。早在古罗马时代,达官贵人在临终前会把自己的孩子和财产托付给堪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齐名的哲学家普拉提诺,而不是家人。
法国有本长销书就是《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美国有《杰出青少年的14堂哲学课》等,他们信奉诗人惠特曼的名句:“最初读到什么东西,最初看到什么东西,这些就会成为你未来生活的一部分。”如今,我们也有了这样的青少年哲学读本。新蕾出版社的《写给孩子的中国哲学启蒙书》图文搭配,足智多趣,兴味盎然,我几乎是一口气就读完了第一本的书稿。
孩子是为了善、为了完美才到这个世间来的,他们眼中的世界很丰富,他们的思想也立体多彩,阅读哲学启蒙书可丰富他们的心灵,抵御俗世中消极的东西对他们的精神和想象力的侵害,帮助他们学会思考自己的存在、回答生活中令人畏缩的重大问题,从而建立起真正的理想,为以后的人生提供养料和能量。
中国有辉煌浩大的哲学经典,既有精深渊博的智慧,又有轻松幽默的机敏,可提供恒久的思想之光。商品经济时代,孩子格外需要这种哲学滋养,以开掘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培育理智与诚实,做一个“完整的人”、“思考着的人”,自奉自助,自尊自信,学会辨别并留住大脑内在的闪光。这样他们就不会没有自己的“大思想”,也不会缺乏“创造力”,可以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在“起跑线上”不仅能迈出正确有力的步子,还能强健自己的身心。
感谢哲学,祝福孩子!
这些对人的童年影响很大的作家,如此敏感的他(她)们,用一生隐藏了自己的烦恼和苦痛,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和憧憬。
孩子的成长不能仅仅依靠课本与玩具,优秀的儿童图书和科普读物,应该成为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给语言启蒙、知识教育带来帮助,给审美熏陶和人格培育带来补益。儿童的成长需要书香的滋润,经过书香洗礼的童年更可能是幸福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