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人共乐千秋节  乐事还同万众心

(2012-05-25 15:25:57)
标签:

乐亭

后汉书·臧宫传

礼记·曲礼上

唐会要·节日

武昌九曲亭记

杂谈

分类: 保健养生

 

  同人共乐千秋节  乐事还同万众心

    全句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此联是清末太原举人刘大鹏为晋祠同乐亭题的楹联,亭建于乾隆初年,取士庶同乐,百姓同乐之意。

  上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原谓乐声相和,后比喻志趣相同者互相响应。“千秋”形容岁月长久。“千秋节”,始于唐玄宗,为皇帝的诞辰(玄宗生于八月初五)。《唐会要·节日》:“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张说等,上表请以是日为千秋节。”宋·赵彦卫说:“明皇始置千秋节,自是列帝或置或不置。”(《云麓漫钞》卷二)唐·白居易《策林一》有“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上联末句,即化用此语为“同人共乐千秋节”,表示千秋万代同人共乐。整个上联意谓志趣相同或气质相类的人,应互相理解,精诚团结,求同存异,与天下人同乐。

  下联的“乐”,指快乐,欢乐。乐为长寿之源,故“乐不可无。”但又“乐不可极”,即喜乐、享乐不可过度。《礼记·曲礼上》:“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后指做事不可超出一定的限度。宋·苏辙说得好:“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武昌九曲亭记》)“乐事”,即欢乐之事。南朝·宋·范晔说:“有德之君,以所乐乐人;无德之君,以所乐乐身。乐人者其乐长,乐身者不久而亡。”(《后汉书·臧宫传》)下联即化用此语,意思是说,乐既不可无,也不可极,而且要把自己的欢乐与万众的欢乐联系起来。因为人的快乐,独乐不若众乐,只有能分享别人快乐,且以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才是最快乐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读书箴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