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节日
(2012-05-24 18:03:12)
标签:
黔东北苗族节日苗年四月八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杂谈 |
分类: 东西南北 |
苗族节日十分丰富多彩。主要民族节日有“苗年”,一般在农历九月、十月择日举办。节前杀鸡、宰鸭、买肉、酿酒、打糯米粑。吃饭喝酒前,要燃香化纸,献肉倒酒,拜祭祖先、灶神和厩神,并在牛鼻子上抹米酒,犒劳牛一年的辛苦。苗年期间还进行斗牛、赛马和踩鼓比赛。青年男女则跳舞游戏,寻找佳偶。其次是“鼓社节”(俗称“吃牯脏”),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每13年举行一次。该节节期一般为15天。仅筹备就要3年时间,第一年先选德高望重的牯脏头;第二年接鼓和醒鼓,筹资选购牯牛;第三年正式祭祖。“鼓社节”(黔中也称“敲巴郎”)是苗族人的祭祖圣典。再次是“芦笙节”,每年农历九月二十七日举行,节期两天,节中斗牛、赛马,特别是几十组几百支芦笙同时吹奏,美如天仙的苗家姑娘随着节奏翩翩起舞,十分壮美。最后是“四月八节”,每年农历四月八日在湘西、黔东北苗族地区举行,为纪念一个叫“亚努”的苗族首领打败异族统治而设。
“苗年”和“芦笙节”现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国家的保护和传承。
前一篇:海洋变成荒漠 人类将会怎样?
后一篇:悠然山水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