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话节气名字

(2012-05-23 11:12:59)
标签:

《千字文》

五言日用杂字

“秋老虎”

二十四节气

立春

杂谈

分类: 知识窗

    农历二十四节气, 有二十四个名字。

    一年四季,一季六个节气。各季的头一个分别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中一个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它们当中的前两个和后两个分别是“雨水”、“惊蛰”,“清明”、“谷雨”;“小满”、“芒种”,“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每一个“立”,都让人感到似乎“立”得早了,你看最冷的“大寒”才过半个月,就“立春”了。还一个月才到真正春天的“春分”哩!这一个早,早得妙,是讲辩证法,讲事物是在相交叉中进行。一些谚语,就给你讲明白了,“打了春,瞎欢喜,还有四十天的冷天气”,还不止一个月呢!还有“惊蛰鼓了风,还得另过冬”,这可是在“立春”一个月的时候。谚语说:“春雨贵如油,有点就不愁”,“立春”后第一个节气就是“雨水”,这太合人心意了。这时,尽管有时还下雪。但“打了春的雪,狗也撵不上”,化得快。“冬雪是被,春雪是鬼”,是说它对麦苗不利。

   “清明”后是“谷雨”,正是五谷喜雨的时候,特将“谷”与“雨”相连。“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说明春天播种不在“立春”、“春分”时,而在此后的“清明”前后。《五言日用杂字》中说:“行说立了夏,家家把苗剜。”你看,锄头遍春苗,还是在“立夏”的时候。谚语说:“吃了端午粽,才把小破袄扔(念‘横’的去声)。”

   “芒种三日见麦茬”,麦收总在芒种前后,因为“麦熟一晌,蚕老一时”,麦熟说快也快,头天见还不行,第二天就可以收了。这个“芒”字,颇耐人寻味,芒本是有刺的一种植物,但麦穗在成熟时,那麦芒就干硬了,手摸着扎得慌,这时再不割,就是俗话说的“烂地里了!”“麦子掉了头,高粱没了牛”,这时季节时速快,“芒”与“种”相连,就是说麦收与夏种紧接着。

    “小满”,是指麦粒在灌浆时,已经满浆了,籽粒饱满,然后就是成熟。夏天的热,用一个“暑”字表达,“小暑”、“大暑”,“立秋”后还有个“处暑”,有出走的意思,又有仍在的意思,因为“秋后还一伏”,这就是常说的“秋老虎”。但“立了秋,挂锄钩”,这时天仍热,草却不再长,锄不锄关系不大了,就是有点,也被庄稼压住了。“白露”、“寒露”、“霜降”,都是说早上的雾气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雾气变露水,露由“白”到“寒”,再变就是“霜”,说霜是“降”的,“下霜了”,实是露水变的,《千字文》上说得明白:“云腾致雨,露结为霜。”《五言日用杂字》中说:“行说寒风至,身上一挂单,夏货全无用,换些夹的穿。”秋渐入冬,衣服便由夹到棉。冬天也是渐进,先“小雪”,后“大雪”,“大雪不封地,不过三二日”。此时,地冻透了。《千字文》说:“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个来,一个往,一个收获,一个储存,是说了一年四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