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者梁漱溟

(2012-05-23 09:28:19)
标签:

梁漱溟

文化里

梁培恕

架桥人和他的梦

古希腊文学

杂谈

分类: 旧事窗

  

 

 

http://zqb.cyol.com/images/2012-05/22/10/res02_attpic_brief.jpg

                                             梁漱溟

 

 

 

    中国有两位大学者并不为人所熟知——其一梁漱溟,另一位知名学者是古希腊文学翻译家罗念生。

    梁漱溟是中国知识分子中一个最为纯粹的人。他曾说“人生不好说目的,因为目的是后来才有的事”,又说“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人生的创造,在他眼中有两个方面,一是很显著的创造,别人都看得见,叫“成物”;另一种是生命上的创造,如何丰富和还原自己的人生,叫“成己”。他说,“生命的本性在于奋进向上”,又说,“人心正是宇宙生命本原的最大透露而已”。“人之所以为人在其心”。即,以心主宰身,才能争取主动的人生。

    1986年,梁培恕为了摒除外界对父亲的误解,自己动笔撰写第一本父亲的传记——《中国最后一个大儒:记父亲梁漱溟》,前后历时20年。目前已写完父亲的第二本传记——《架桥人和他的梦》。父亲的第三本传记《人类需要认识自己》也即将动笔。梁培恕称自己这二十多年来大概就只做了这么一件事,就是在解读父亲。

    梁培恕对父亲的学术思想这样理解:“父亲曾说过,西方文化是向外用力的文化,而中国文化是向内用力的文化。因此,东方文化是心的文化,西方文化是身的文化。中国人向内用力的结果,是对心有很多修养方面的要求,西方文章认识人本,其科学对于人的外围世界研究透彻——如果两种文化不能够融合,就会出现很大的偏差。”梁漱溟深感东西方文化沟通的重要性。在他所创造的文化里,如何使二者更好地结合起来为人类所用,便是人类认识自己所必修的功课。

    他记忆里的父亲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表里如一、独立思考”。“如果说他的性格中有一点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甘于清贫,安于现世的生活’。”梁培恕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