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他是公仆,他更是一面镜子

(2012-05-15 23:13:37)
标签:

兰考

焦裕禄

道德底线

公仆

干部队伍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小说《焦裕禄》写得感人至深,但是,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它的当下意义。

    我们的文学塑造了许多当代官员形象,从省委书记到普通干部,但真正深入人心、被人们经久不忘的还是焦裕禄。是其他文学作品文学性不够吗?是作家的文学功力不够吗?是那些作品没有感人之处吗?我看未必。重要的是焦裕禄的事迹即便不经多少加工虚构,都足以震撼人心。这就是生活永远大于艺术的根本原因。

  焦裕禄离开我们将近半个世纪了。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今天的兰考早已改变了模样。但是,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我们不愿意看到的负面现象,干部队伍中的贪污腐败层出不穷,歪邪之风愈演愈烈,道德底线被不断击穿,社会越来越需要焦裕禄式的干部。

    现在,作家重新发掘了作为精神遗产和资源的焦裕禄,让我们有机会再次追忆国家曾经有过这样的县委书记:他是公仆,他更是一面镜子。

    不求千古留美名,但求无愧于自心。们在动容追忆的同时,当然也祈望还能够有更多焦裕禄式的干部的出现。这就是《焦裕禄》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关爱生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