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筱元的人物画

标签:
刘筱元写意笔墨人物画现实生活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以水墨人物画见长的刘筱元先生,数十年如一日笔耕不缀,潜心于写意的研究与探索,在岁月的沉淀中渐显出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其写意绘画风格日趋成熟。
刘筱元是在“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的两端中定位自己的艺术取向与审美追求的;他的作品因而洋溢着现实生活的朝气与活力,而且,生活的多样性与丰富性都转换为他艺术创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笔墨之间蕴含着激情、诗意与浪漫气息。
显然,在艺术风格与笔墨表现中,刘筱元深受黄胄画风和浙派人物画的影响,强调笔墨的精致、质量与洒脱。我们看到,刘筱元的笔墨意象,都来自于他对现实生活的概括、归纳、整理与提纯,即把现实中的原型给以删繁就简与本质性的纯化,在简练的笔情墨韵中,以笔、墨、水、色的综合运用,在淋漓氤氲的虚实构成中,展示出人的生命之美、笔墨之美、气韵之美。《希望之春》、《草原姐妹》、《清纯》等作品,都在“意到笔不到”、“似与不似之间”的把握中,从形神兼备出发获得了传神的韵致,体现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与本质的魅力。
刘筱元坚持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撷取创作灵感与素材,吮吸现实生活的营养,以丰富自己的想象力与创作激情。他的速写与写生便是他这一心路历程的记录。在简练的线条与表现中,人物神韵、场景的喧闹与整体氛围跃然纸上,大量素材与生活体验的积累,由量变到质变,引起了他艺术实践的飞跃。因此,他的人物画创作,在骨法用笔中,表现了人物的神态意蕴,在气韵生动中展示了艺术的成熟与魅力。笔墨齐下与墨色渲染,虚实配置和分寸把握,都体现了画家对“写意”的理解与运用。
虽追随浙派画风,刘筱元的写意人物都有着个人印迹和独特面貌。这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前人与他人经验的汲取与借鉴,并在消化时不露声色地化入自己笔墨之中;二是以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以自己的笔墨表现世界,体现的是“言为心声”的真诚。因此,刘筱元的作品才有了耐人寻味的韵致和生动感人的美感;并在笔墨的率性与书写中,透出艺术的纯粹性、单纯性和诗意性。(徐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