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讲道德”是知与行合一

(2012-04-26 11:08:58)
标签:

土伦

伦理道德

伦理学

道德重建

伦理思想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讲道德”,通常被我们理解为道德实践,意思是道德标准已经确立,人们需要付诸实践。

    七岁的孔融让梨,说明他有自制、利他的美德,这是值得提倡的。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如果孔融口渴,更需要吃梨,不让也是合理的;从公平的价值看,小朋友们分的梨一样多,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结果。现在有人会问恋人:假如我和你妈落水,你先救谁?剥离其中的私心杂念,这正是一个严肃的道德拷问。

    现在社会上有些人不讲道德,有不少人无耻而坦然地活着,甚至升着官、发着财,我们需要提倡道德,提倡大家讲道德。专家一直呼吁重建道德,有关部门一直是“典型引路”,并寄希望于人们被“感动”。其实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讲道德”是知与行合一,人们只有先“知”,然后才能“行”,并在讲道德上更加坚定。

    中国思想传统的源头本是伦理之学,但在数千年思想禁锢下,伦理思想缺乏突破,迄于近几十年,伦理竟成冷门之学。现在学界引进了很多国外伦理学成果,但本土伦学理尚处于学步阶段,这使得我们的伦理道德教育缺乏源头活水,无法触发人们进行“省察”、“三省吾身”的冲动,也缺乏分析与思考的工具和方法。

    观察我们的伦理道德教育,一方面它被“思想品德”教育代替了,另一方面它不受欢迎,因而不被重视。再向社会生活延伸,伦理道德概念变成了“纪律”、“作风”之类的含糊说法,人们但求“政治正确”,而不再作深入思考。人们的伦理道德意识,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结果是有些人耻感麻木,甚至是耻感消失。

    道德本质上是智慧,它不是人脑里的死知识,而是一个认知并不断反思的过程。重建道德,必须大力推进伦理学学科建设,推行伦理学与应用伦理教育。这里有个问题要明白,那就是你教什么、如何教。先“知”,唤起思考,而后“行”之,这是道德重建的必由之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