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儿庄,一个寻梦的地方

(2012-04-26 06:12:36)
标签:

李宗仁

台儿庄大捷

台儿庄大战

350d

华沙古城

杂谈

分类: 东西南北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res/2012-04/26/08/hwblytd426c005_b.jpg

  台儿庄古城船形街

 

 

 

 

  2011年4月7日,台儿庄古城建设已进入第三期。一座因台儿庄大捷而举世闻名的抗日名城,一座毁于战火的古城,难道可以复活吗?它又是怎样复活的呢?

  1938年3月下旬,日军两个精锐师团3万多人分击合进台儿庄,中国军队在此迎战日军。李宗仁将军回忆录中写道,之所以选择在台儿庄与日军决战,就是因为当时这里有6000多栋坚固高大的房子,可以作为很好的掩体。持续近半个月的战斗,由守城战发展为巷战,中国军队以牺牲3万人的代价,歼灭日军万余人,赢得台儿庄大捷。

  美国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正是台儿庄战役的目击者。在当年5月出版的美国《生活》杂志上,他感慨地说:“历史上作为转折点的小城的名字有很多,滑铁卢、葛底斯堡、凡尔登……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名字——台儿庄”。台儿庄古城在这场激战中沦为一片废墟,战后的台儿庄,房无完房,墙无完墙,尸横遍野,清澈的大运河水为之染红。陆续回到故土的乡人,在废墟之上重新搭建房屋,形成了连片的棚户区。

  台儿庄毁于二战炮火,是中华民族扬威不屈的象征,也是古运河文化的缩影、符号和标志,既有政治价值,也有文化价值。波兰首都华沙就是有力佐证。华沙将二战被毁的900多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全部按照原貌重建或修复。1980年,华沙古城作为特例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战过去70年,重建一座古城谈何容易?一场新的台儿庄大战在枣庄打响了。他们在当年中国军队战前进驻台儿庄的照片中,发现了徽派风格的建筑;在李宗仁视察战事的照片中,捕捉到了闽南风格的建筑;在关帝庙的旧址中,发现了晋派风格的建筑。他们还在日本国会档案馆找到一本《台儿庄事情》。就这样,3年下来,共有6万余人参与,收集线索12万余条,史料1130多本,台儿庄老照片380多张。据此撰写了50余万字的研究报告,绘出了《台儿庄古城胜迹复原图》,成为建设蓝图和重建依据。

  2008年4月8日,适逢台儿庄大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枣庄市宣布:重建台儿庄古城,打造一座二战纪念城、运河文化城、东方古水城。

  在建设中,枣庄市把文化基因融入有形建筑,让古城在原有面貌、形态、规制等历史的基因上复活起来:遗存的古驳岸、古码头、古船闸、清真寺、关帝庙配殿、中和堂、胡家大院、大衙门街上的民居和店铺等,都原封不动地保留。在保留53处弹痕累累的古墙、古屋等遗存基础上,建成大战遗址公园,供人们凭吊、追思。对1000多栋老建筑一一进行复原。规划建设100个博物馆,打造国内最为集中的“博物馆部落”。在船形街的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博览园里,既有浙江东阳木雕、四川泸州油纸伞、安徽歙砚,也有枣庄伏里土陶、潍坊风筝、山东面塑等。

  台儿庄古城是一个经典,因为它复活了古城的灵魂——文化。

  古城台儿庄,一个寻梦的地方。这个梦,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