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低碳, 绝不是关灯了事

(2012-04-01 10:51:23)
标签:

爱丁堡

低碳

世界自然基金会

地球

二氧化碳

分类: 散文随笔
    本周六全球又迎来“地球一小时”活动。从伦敦市中心的皮卡迪利广场到爱丁堡的古老城堡,很多地标建筑都会参加今年的熄灯活动。一小时的节能生活在过去6年里蔚然成风,甚至成为一种时尚。可无论如何“时尚”,都改变不了一个现象:地球温度仍在逐渐升高。

  人为的熄灯只要忍一小时就会过去,但人们不能控制的是近年来逐渐增多的极端天气,它们昭示着地球很可能正在承受难以负担的压力,人们必须采取应对行动。

  科学界为可持续发展绞尽脑汁所进献的良言,能否进得了某些发达国家决策者的耳朵,进而转化成行动,就是另一回事了。

  好在让各地紧密相连的“地球村”为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另一个选择方案,直接让民众感受低碳生活,尽量让每年的8700多个小时,过得都像熄灯一小时那样充满绿意。

  当然,低碳生活绝不是关灯了事。低碳更多的是选择,比如在网上找一个碳足迹计算器,算出自己在过去一年里的碳排放量,然后望着那个远高出自己预料且以“吨”为单位的数字,精打细算地开始用实际行动来“做减法”。

  有效削减碳足迹的做法来自生活中的每一小时。比如想泡茶时,尽量用煤气烧水而不用电水壶,因为后者的碳排放远高于前者。在一段时间内坚持素食也是不错的低碳选择。

  出行也是碳排放的一大来源,如非要出门的话能乘公交就不开车。在油价高涨的时代,将座驾“油老虎”换成一辆更加节能的小车已是不少人的选择。此外,由于造一辆新车会排放数吨二氧化碳,相当于行车几万公里的排放,这么算下来,坚持开旧车或选购二手车也是不错的低碳选择。

 

  新闻背景  

  5000城市

  参与“熄灯一小时”

  “熄灯一小时”(也称“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特定的时间熄灯一小时,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地球一小时”活动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在悉尼展开。今年已是第四年在北京举行。

  今年,一共有124座中国城市加入地球一小时。而全球共有147个国家和地区确认参与,超过5000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的灯光在昨天晚上8点半熄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