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2岁教授”破了什么格?

(2012-03-22 21:56:49)
标签:

西塔潘

英国

中南大学

正教授级

符号逻辑期刊

杂谈

 

 

 

 

 

    

 

 

 

        

 

 

    

 

 

  

  国内最年轻教授,由中南大学制造——3月20日,该校宣布破格聘任攻克国际数学难题的在校学生刘路为中南大学正教授级研究员。

  有人鼓掌叫好,认为中南大学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了新突破;也有人拍砖质疑,认为此次破格难脱草率之嫌。那么,年仅22岁、学习成绩一般的刘路凭什么创造“神话”?高校提拔“22岁教授”,释放出哪些信号?

  本科毕业,读硕士、博士,评副教授,再到教授,这一过程一般来说至少需要15年。22岁的刘路却用不到一年时间,“轻易”完成了这一历程。

  2010年10月的一天,出于兴趣、自学数理逻辑的刘路突发奇想:将一个方法稍作修改,便可证明西塔潘猜想。他于是跑回宿舍,连夜运算,用英文写出证明过程,署名“刘嘉忆”向美国芝加哥大学主办的《符号逻辑期刊》投稿。

  西塔潘猜想,是1995年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提出关于拉姆齐二染色定理证明强度的猜想,10多年来,海内外著名研究者一直努力都没有解决。

  成功破解西塔潘猜想,成为刘路的人生转折:破格硕博连读,师从著名数学家侯振挺教授;破格被聘任为中南大学正教授级研究员。

  问起破解诀窍,他一脸淡然地说,没有什么诀窍,就是一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突然间想到了就做到了。

  这位年轻教授坦陈,无论中学还是大学,自己的学业成绩最多属中等水平。但从小到大对数学都很感兴趣,做数学题目总会因为自己的解题步骤和思维方式很独特而自得其乐。2008年高考填志愿时,从一本到三本,尽管学校不一样,但他全部填了“数学专业”。

  在大学同学的眼里,刘路是一名“学术男”,要么在上网看资料,要么在图书馆看书,很少玩游戏,说话也较少。 

  光环之下的他透露,当下的计划仍是出国留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