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李斯

(2012-03-19 14:41:17)
标签: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李斯,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秦朝丞相,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秦始皇死后与赵高立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腰斩于市。

    近读《史记》中的《李斯列传》,觉得秦王朝的兴亡与李斯密切相关,如李斯总结了秦国重用客卿、变法图强的经验,提出了不论国别、用人唯贤的总方针,秦始皇采用这一方针,“二十余年,竟并天下”。而秦王朝的灭亡与大野心家赵高的阴谋作乱有直接关系,赵高的阴谋之所以能得逞,又和李斯贪图禄位、助纣为虐紧密相连。李斯为何贪图禄位、助纣为虐呢?这和他无师自通的老鼠哲学密切相关。

    李斯的老鼠哲学是如何产生的呢?李斯少年时跟荀子念书,他当时很穷。李斯上农家厕所,看到粪坑的老鼠,又瘦又小,见人惊逃,十分可怜。后来他又看到米仓中偷米吃的老鼠,又肥又大,看见人来,瞪瞪眼很神气的样子。

    时代到了孟子以后的战国末期,人都变得现实了。李斯仔细一想,悟出一个现实的道理:厕所里又瘦又小见人就逃的老鼠,是无所凭借;而见人不避的米仓老鼠,是有所凭借的。凭借,就是有靠山、有本钱。于是,李斯就向老师荀子报告,不读书了,说要去游说诸侯,求功名富贵。荀子说,你还不行,学问还没有成就。李斯说,人穷到饭都吃不上,还去讲什么学问道德?

    李斯搞老鼠哲学,为什么会一时成功呢?这是因为春秋战国三四百年动乱下来,人才也都完了。而人才的培养,总要有百年的安定社会才行。因此到了战国时代,只有苏秦、张仪这样的人玩弄天下了。他们是当时的骄子,如果把春秋时代的子贡、子路这班人才,来与苏秦、张仪相比,子贡、子路一定连正眼都不看他们。可是到了战国末期,像苏秦、张仪等的人才,也过去了,如李斯这样的人居然也出来旋乾转坤。几百年战争打下来,再给秦始皇、李斯两个一折腾,国家搞得民不聊生。这是“鼠目寸光”,只搞老鼠哲学注重现实,不知仁义道德为何物、文化堕落的结果。

    自古以来,国家社会安定了,仁义之心、道德之行才比较常见。世道越乱,人心越现实。以古为鉴可知兴衰。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对一个国家的强盛关系重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