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元钱能买到什么东西?
(2012-03-13 10:22:12)
标签:
广东
物价水平
民生
低物价
物质生活水平
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来自广东的人大代表林道藩到北京菜市场进行调研,10元钱能买到什么东西,不但真实记录了当前的物价水平,通过横向比较,还能够发现政府在公共交通等民生领域的投入。(3月11日《新华社》)
林代表验证的十元钱的购买力是:三个苹果、五张地铁票、五个黄瓜、七个西红柿、二十个鸡蛋或四十个小金桔……遥想到70后和80后物廉价美的“金色童年”---冰棍儿1毛,奶油的5毛,特大的蛋卷儿5毛,方便面只有三鲜伊面,最贵的5.5毛。你会不会有此时彼时的无奈慨叹?“实话实说”的央视小崔(永元)认为,1986年最富裕,现在月入万元不够花。
以上,或观照出民生现实评价的基本面。物价这事儿,联系着民生的幸福感,其实用不着花10元钱去市场验证的。但也必须指出,任何国家和社会,都不可能永远维系在低物价时代,低物价应对的是物质水平的低微和生活水平的低下。抛开市场紊乱和人祸因素,高物价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应该是同步的。因此,不管小崔同志如何怀念富裕的1986年,让他穿越回1986年代,他恐怕也不愿意,当然这也不可能。自然,70后、80后“金色童年”时代的价廉物美,也只是美好的怀旧情绪而已。
但是,现实的高物价,与实际的民生收入,不匹配有倒挂,让民生觉得入不敷出,由拮据而生焦虑,从而在“两会”平台汇成民意,这就值得执政者关注了。众所周知,去年通胀的猛虎恣意横行,CPI增幅一度进入“7时代”,无论是结构性通胀还是输入性通胀,公众的耐受力都到了极限。幸亏去年房市宏调的政策力道坚持了下来,提振了人们对公共权力的信心,民心稍安民意略平。去年第四季度,CPI指数缓降下来,刚刚过去的2月份,CPI增幅为3.2%,负利率时代(相对一年存款利率3.5%)终于退却。从经济学逻辑上看,通胀风险降下来了,物价水平降低了,民众的焦虑情绪也应缓释。
但市场是动态运行的,物价水平有惯性力,公众期冀的总物价水平再将回到过去某个时段,显然是不现实的。更要者,总理报告中已经将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下调至7.5%,预示着今年的宏观经济运行,受内外环境的影响颇大,总体呈下行趋势。国计民生,总体和局部的关系是辩证的,国计存在问题,民生也会受影响。在此语境下,公众企望今年的民生愿景,比去年更为幸福美好,恐怕不切实际。今年“两会”,代表和委员们,表达更多元、更大胆,提出的问题也林林总总,可以说是各类问题和矛盾的大展示,这种多维的言论宣示,其实是多方利益的充分博弈。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