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话读书

(2012-03-01 14:09:04)
标签:

郑板桥

扬州

题联

有志者事竟成

幸福感

分类: 散文随笔

  平日里,我总是把闲暇时间用在读书上。文字是最好的伴侣,读书有着一份无可代替的快乐。

    70岁时郑板桥曾写过这样一副书联:“霜熟稻梁肥,几村农唱;灯红楼阁迵,一片书声”。上联写丰收后农村的欢乐景象,下联写楼宅深夜书声琅琅。这不也正是郑板桥自己理想中的幸福生活吗?去世那年,郑板桥还曾为扬州百尺梧桐阁题联:“百尺高桐,撑得起一轮月色;数像矮屋,锁不住午夜书声”。矮屋与高桐,琅琅书声与静谧月色,勾勒出一幅雅致幸福的画面。如果说,两副对联凸现了闲暇与读书的主题的话,那么深蕴其中的,就是幸福感了。

    又如,曹雪芹的题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蒲松龄的题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吳;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 ;鲁迅的题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联,不但成为他们闲暇读书的灵魂,也成就了他们一生幸福的座右铭!

  一个作家的济世情怀,就是让书籍充当大众心灵精神享受。读书的过程,其实就是作家与读者互动的过程,就是共同分享幸福的过程。好书像似一艘船,载着读者随事迁,炎夏时节给清凉,寒冬给你送温暖,读书送走了青春日,迎来夕阳好时间,读书度来健康体,精神抖擞乐百年!

  有人说读书是孤独的,但我认为,在孤独时翻书,体味那悠远而绵长的意境,此时的书已不再是一本单纯的书,它成了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和最善解人意的知己。说是读书,其实是在面对面和作者与书中的主人公谈话。在你脑海中,就像电影一样,书中的主人公活灵活现地在你面前,有现今的领导,也有老百姓的一员,有百万富翁,也有小商小贩,有农民工人,也有劳动模范。在古人中有达官贵人,也有罪犯,有渔夫樵夫,也有一贫如洗的穷光蛋等等。他们的述说,他们的呐喊,如身临其境闻其声,使人激动,又使人感叹,让人有喜也有忧,有悲有愤更有欢,语蕴人生的哲理,教人抑恶又扬善。这种情投意合的谈话,时常就会有一种在种庄稼,又在收获庄稼的感觉。这样的谈话里,有时你种下一缕思绪就能收获一个灵感,种下一个“眼神”就能收获一串笑声,种下一个疑问就能收获一句至理名言。所以,谈话养人,养人的气韵,养人的信念,也养人的心智,养人的境界!

  英国哲学家休谟有句名言:“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在休谟看来,追求幸福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那么什么是幸福呢?多少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答案千差万别。现在多数人似乎都认同这样的表述: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精神的追求。因为,境由心造,自在心里。心中有天地,哪怕身处斗室之中,也一样可以自由遨游于宇宙之间。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我们就有了充分的自由。在世界上凡伟大的东西,都需要执着地追求。做事的追求,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这个过程是最愉快和幸福的。

  或许,读书算不得大幸福,充其量只是一种小幸福,然而,这很重要。在这个世界上,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生命显得更多是安静和平淡。贯穿一生,小幸福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拥有小幸福,就从读书开始吧!

    书如海宽望无边,书如山高入云天。读书吧,越读心越宽,越读越有幸福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