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笔歌墨舞

(2012-02-16 18:29:53)
标签:

孔子

齐国

笔歌墨舞

《儿女英雄传》

书法

杂谈

分类: 东西南北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res/2012-02/16/08/0216HH003_b.jpg

  

   “笔歌墨舞”一词,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只见当朝圣人出的是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想着自然要取几篇笔歌墨舞的文章。”借以形容文笔奇妙精彩。

  中国书法,尤其是草书,我们也可以借用“笔歌墨舞”来描绘。书法,就是纸上的音乐、笔墨的舞蹈,是无弦琴、无声诗。

  书法的点画、笔势挥运、章法的腾挪布局,在审美原理和相关规律上与音乐的音符、节奏与律动是相同的。它在构成原理上,与音乐的音符、音质、旋律以及舞蹈的造型、运动旋律等方面是一致的。

  所以,书法具有“凝固的音乐”、“无声的音乐”之美称。

  看李斌权的“音乐书法”书写过程,等于再现了书法的笔画走势与音乐的音符、节奏与律动之间的密切关系,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墨随笔舞,身随笔动,笔随乐行,情随境迁,人书共振的绝妙感觉,深刻感受到了书法的音律之美。

  历史故事中,有孔子向苌弘请教和痴迷于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的佳话。说孔子出使齐国,正逢齐王举行盛大的宗庙祭祀,孔子亲临大典,聆听了以前苌弘给他介绍的韶乐,便开始终日弹琴演唱,如痴如醉,常常忘形地手舞足蹈。一连三个月,睡梦中也反复吟唱;吃饭时也在揣摩韶乐的音韵,以至于连他一贯喜欢的红烧肉的味道也品尝不出来了。

  现场观赏完一场李斌权“音乐书法”盛会,虽未达到“三月不知肉味”的境界,但音乐绕梁之音,笔墨舞动之形,的确久久不能抹去,不知是音乐促进了书法线条舞动之美,还是书法加强了音乐绕梁之感受。真有点妙不可言。    (李树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