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忍让
(2012-02-09 21:54:05)
标签:
张英
朝歌
宋体
张公百忍全书
六尺巷
|
分类:
散文随笔
|
|
|
“忍小忿而就大谋”,古来有道不尽的佳话。司马迁忍辱以成《史记》,孔子困蔡而作《春秋》,文王囚羑里而演《周易》,孙膑含垢而著兵书,俱各得不朽传世;张良圯上进履,韩信当街钻胯,姜子牙朝歌卖面,司马懿帅帐妆帼,均终得或出将入相或克成大业。
俗话说:忍得一时气,免得百日忧。忍让,自古被视为美德,也是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据古籍记载,唐朝张公活到一百多岁,长寿的经验就是一个“忍”字,他的族人曾把张公一生忍让的事迹记录下来,写了一部《张公百忍全书》。
清朝有一位安徽籍的宰相,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一封家书,信中说家里因为盖房子为地皮问题与邻居闹起了纠纷,让张英出面说几句。张英读过家书之后,沉思了片刻,写了封回信,信中写道:“千里家书只为墙,让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信后,深受启发和教育,于是主动将院墙向后移了三尺,邻居见状,也随之将院墙后移了三尺。这样一来,两家院墙之间便空出了一条六尺宽的通道,人称“六尺巷”。张英身为当朝宰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莫说三尺土地,即便是让邻居搬家,恐怕也不费吹灰之力,但张英不仗势欺人,不以权压人,主动说服家人率先退让,其宽大的胸怀,为后人所称道,传为美谈。
忍让是一种考验,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变,是人格与品行的高尚境界。同时,忍让更是一种理智,是感悟人生后的一种大智慧,经历挫折后的一种持重。有志者欲成就自己的事业,必须锻炼、修炼、磨练自己的忍耐力,否则将一事无成。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