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是怎样“炼”成的?
(2012-02-03 07:29:21)
标签:
龙胆石斑鱼富林海鲜排档三亚旅游海鲜店杂谈 |
分类: 东西南北 |
三亚旅游市场频现“天价”已非个案。从2010年爆出三亚“听潮人家”海鲜店吃出3万元账单,到今年三亚“黑心”水果店与的哥联手专宰游客,富林海鲜排档一条鱼吃出6000多元,三亚旅游价格饱受游客诟病,甚至令游客望而却步。
记者随机采访的多名游客说,不光海鲜,酒店客房、日常消费价格普遍偏高,远远超出心理预期。来自河南的游客闫冰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从大年初一到达三亚到初三离开,3天消费一万多元,原打算多玩几天,但实在无法承受如此高的消费,只好提前打道回府。
高价是怎样“炼”成的? 在三亚湾已经停业整顿的富林海鲜排档附近,记者遇到了来自云南昆明的4名游客,他们1月28日也曾在该店用餐,仅一条鱼、两三盘贝类海鲜就花去3600多元。当记者想进一步了解时,富林海鲜排档的一名工作人员突然出现并对游客大声呵斥,这4名游客慌忙离开。
记者在三亚市工商局查看了已经封存的富林海鲜排档销售台账,春节期间该店销售额可谓“不小”,每单的金额动辄两三千元,最高的一单甚至达到19800元。一张单据上显示的消费时间是1月26日,消费者点了白帝螺、龙胆石斑鱼、墨鱼等海鲜,其中龙胆石斑鱼售价高达每公斤796元,共消费12.2公斤,仅吃龙胆石斑鱼就花掉9711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春节前该店的销售单据上并没有这些“名贵海鲜”,多是一些常见的石斑鱼和贝类,每单的销售金额也多在几百元,和春节期间的销售情况相差甚远。
业内人士认为,春节期间旅游市场价格上涨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但是个别经营者借此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则反映出政府部门监管仍存在“真空地带”。
三亚市旅行社协会秘书长李清平告诉记者,三亚大大小小的海鲜店有1000多家,春节期间这些海鲜店普遍涨价。在政府的高压监管下,仍然有个别经营者顶风违规经营,“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这些违规经营行为极大地损害了三亚的旅游形象。